广州超长夏季打破记录,居民如何应对?
广州超长夏季打破记录,居民如何应对?
2024年,广州经历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长的夏季——长达235天,打破了1994年创下的234天纪录。这场始于3月23日的漫长夏日,不仅让广州的市民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炎热,更引发了人们对气候变化的深刻思考。
破纪录的炎热:数据背后的异常
根据《气候季节划分》标准(GB/T 42074-2022),当连续5天的滑动平均气温大于或等于22.0℃时,即达到夏季起始标准。2024年,广州不仅早早于3月23日入夏,更是在立冬之后仍保持着夏季的温度。截至11月13日,广州的气温依然高达30℃,与往年同期相比异常偏暖。
这场超长夏季并非偶然,而是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的一次极端表现。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许小峰指出,2024年全球平均气温明显偏高,与历史最高值的2023年相当,甚至可能更高。这种全球性的气候异常,直接导致了广州夏季的异常延长。
极端天气频发:从龙卷风到持续高温
在这场漫长的夏季中,广州遭遇了多次极端天气事件。4月27日,一场突如其来的龙卷风席卷白云区钟落潭镇,造成5死33伤的严重后果。当时,南都记者在白云区一家工厂看到,厂房门口一侧的铁皮棚被整片掀走,龙卷风还刮塌了砖墙,墙块砸到旁边停放的两辆小车,车身被砸扁,地下满是碎砖块。一名经营工厂二十多年的市民表示,厂房坍塌、器械受损、雨水漫入造成的损失预计超过200万元。“第一次经历这种程度的损失。从我爸那一代开始到现在,这么多年了,没有见过这么大的暴雨。”
除了龙卷风,持续的高温天气也给市民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电力消耗显著增加,户外活动大幅减少,人们的健康状况也受到威胁。广州市气象部门表示,在气候变暖和快速城市化影响下,广州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趋多趋强,表现为升温明显、夏季明显变长、强对流(龙卷和冰雹)频繁、破坏大。
气候变化的深层原因
专家分析认为,今年广州夏季异常延长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10月以来西伯利亚高压偏弱,导致影响广州的冷空气偏弱偏少;二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强,使得暖气团势力较强,北方冷空气难以南下。这种大气环流的异常变化,与全球气候变暖密切相关。
许小峰指出,1994年的漫长夏季属于大气平均温度的短期波动,而今年的夏季延长则更像是一种趋势性变化。这种变化表明,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正在从偶发性事件转变为长期趋势,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应对挑战:政府与公众的双重努力
面对超长夏季带来的挑战,广州市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首先,加强城市绿化,改善城市热岛效应;其次,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推广节能技术,减少电力消耗;此外,还通过发布高温预警,指导公众合理安排生活作息,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
专家建议,未来应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增加绿地面积,优化建筑布局,以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同时,公众也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习科学的防暑降温知识,合理使用空调等电器,既保障自身健康,又节约能源。
未来展望:气候变化的长期应对
广州超长夏季的出现,不仅是当地气候的异常,更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个缩影。许小峰表示,虽然今年高温天气总体较长,但由于气候的波动性,也可能产生短期阶段性的低温天气。因此,我们既要关注“热事件”的增加,也要警惕突然出现的低温冰冻事件。
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需要全球共同努力。从政府层面,应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从个人层面,每个人都应该从日常生活做起,减少碳排放,为保护地球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场235天的超长夏季,无疑给广州乃至全国敲响了警钟。它提醒我们,气候变化不再是遥远的威胁,而是已经切切实实影响到我们生活的现实问题。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应对这一前所未有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