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地铁智慧线网系统:大数据监控提升运营效率
南宁地铁智慧线网系统:大数据监控提升运营效率
近日,南宁轨道交通线网应急指挥中心正式开启试运行,标志着南宁地铁智慧线网系统进入实际应用阶段。该系统以“云平台+大数据中心”为基础,实现了对南宁地铁1-5号线各生产系统数据的全面接入,并具备后续不少于7条线路的扩展能力。这一智能化系统的应用,不仅优化了地铁运营效率,还显著提升了乘客出行体验。
智慧线网系统的八大职能
智慧线网应急指挥系统集成了八大核心职能,涵盖运营生产数据、行车协调指挥、机电设备调度、电力调度管理、应急事件处置、生产统计分析、信息统一发布和运营安全管理。通过搭建统一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系统实现了对地铁运营全链条的智能化管理。
大数据分析驱动的智能调度
系统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通过实时客流监控和预测,系统能够自动生成符合南宁地铁客流特征的运行计划。当监测到潜在的大客流情况时,系统会提前预警,使相关部门能够事前部署,随时监控发展态势,从而更好地应对每一次大客流事件。
在故障处理方面,系统同样展现出智能化优势。当列车发生异常预警时,系统可快速了解报警信息,精准定位异常状况位置,并场景化自动调用临近视频监控,帮助线网调度实现快速定位和处理。
运营效率与成本的双重优化
南宁地铁4号线的智能运维系统提供了生动的应用案例。通过车辆智能运维系统的支持,4号线成功实现了从传统“双日检”到“八日检”的升级。这一转变不仅优化了检修流程,每年还节省约5200工时,降低列检消耗料约10%。这种智能化运维模式不仅提高了检修效率,还有效缓解了车辆检修压力,提高了供车效率。
乘客体验的全面提升
智慧线网系统的应用不仅优化了运营效率,还显著提升了乘客体验。以全态识别系统为例,目前南宁地铁1、2、3号线所有站点共部署了870台全态识别终端。该系统通过脸部关键点数据、姿态动态数据等多维度信息进行综合识别认证,实现了快速精准的智能过闸服务。这种无接触、高效率的过闸方式不仅减少了单程票流失,降低了车站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还加快了乘客通行速度,提升了整体出行效率。
南宁地铁智慧线网系统的试运行,标志着南宁轨道交通正式迈入智能化管理的新阶段。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应用,该系统不仅优化了地铁运营效率,提升了应急处置能力,还为乘客提供了更加便捷、安全的出行体验。随着系统的不断完善和扩展,南宁地铁将进一步提升城市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为市民出行带来更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