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不良是元凶!如何通过科学喂养预防儿童发育迟缓
营养不良是元凶!如何通过科学喂养预防儿童发育迟缓
联合国最新发布的《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显示,全球儿童发育迟缓问题依然严峻。尽管过去十年中发育迟缓发生率有所下降,但预计到2030年仍无法实现全球营养目标。专家指出,营养不良是导致儿童发育迟缓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在生命早期1000天里,营养状况直接影响到孩子的体格、智力以及未来的劳动生产能力。
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的隐形杀手
营养不良对儿童发育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研究显示,营养不良不仅会导致儿童生长迟缓、消瘦,还会影响大脑发育,导致认知能力下降。具体来说,以下几种关键营养素的缺乏会直接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蛋白质:是儿童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物质,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从而促进骨生长。如果蛋白质摄入不足,身体缺乏原料,身高发育就会减速。
钙:作为骨骼的主要成分,钙摄入不足会导致骨骼发育不全,影响身高增长。儿童如果不喜欢喝牛奶,也不吃豆制品,就容易出现钙摄入不足的问题。
维生素D:帮助钙的吸收,对骨骼健康至关重要。缺乏维生素D会影响钙的吸收效率,进而影响骨骼发育。
维生素A:促进骨细胞分化和蛋白质合成,对儿童视力和免疫系统发育也非常重要。
锌:参与骨细胞分化,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有重要作用。
科学喂养:预防发育迟缓的关键
科学喂养是预防儿童发育迟缓的重要手段。根据专家建议,科学喂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母乳喂养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含有丰富的营养素、免疫活性物质和水分,能够满足0~6个月婴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母乳喂养不仅能降低婴儿患感冒、肺炎、腹泻等疾病的风险,还能减少成年后肥胖、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发生。建议6个月内的婴儿进行纯母乳喂养,不需要添加水和其他食物。
辅食添加
婴儿6个月起应开始添加辅食,在合理添加辅食的基础上,可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及以上。早产儿应在校正胎龄4~6月时添加辅食。添加辅食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 每次只添加一种新的食物,由少量到多量、由一种到多种,引导婴儿逐步适应。
- 从一种富含铁的泥糊状食物开始,逐渐增加食物种类,逐渐过渡到半固体或固体食物。每引入一种新的食物,适应2~3天后再添加新的食物。
- 制作辅食的食物应包括谷薯类、豆类及坚果类、动物性食物(鱼、禽、肉及内脏)、蛋、含维生素A丰富的蔬果、其他蔬果、奶类及奶制品等7类。添加辅食种类每日不少于4种,并且至少应包括一种动物性食物、一种蔬菜和一种谷薯类食物。
营养补充
- 足月儿生后数日内开始,在医生指导下每天补充维生素D 400国际单位,促进生长发育。纯母乳喂养的足月儿或以母乳喂养为主的足月儿4~6月龄时可根据需要适当补铁,以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 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儿一般生后数日内开始,在医生指导下,每天补充维生素D 800~1000国际单位,3个月后改为每天400国际单位;出生后2~4周开始,按2毫克/(千克·天)补充铁元素。
培养良好饮食习惯
1岁以后幼儿应逐步过渡到独立进食,养育人要为幼儿营造轻松愉快的进食环境,引导而不强迫幼儿进食。安排幼儿与家人一起就餐,并鼓励自主进食。关注幼儿发出的饥饿和饱足信号,及时做出回应。不以食物作为奖励和惩罚手段。幼儿进餐时不观看电视、手机等电子产品,每次进餐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30分钟,并逐渐养成定时进餐和良好的饮食习惯。
预防和改善措施
除了科学喂养,以下措施也有助于预防和改善儿童发育迟缓:
合理运动:户外活动和室内运动相结合,能促进骨骼生长,让肌肉变得更强壮,还能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充足睡眠:儿童在深度睡眠时生长激素分泌量是白天的3倍。4~8岁的小朋友,要保证9~11小时的睡眠,9~24岁的青少年则不能少于8小时的睡眠。
定期体检:通过体格检查监测身高、体重等指标,及时发现发育迟缓的迹象。如果发现应及时就医,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
避免营养过剩:如果能量摄入大于能量消耗,也就是“吃得多,动得少”,则会引起肥胖。肥胖一方面易引起性早熟;另一方面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从而影响骨骼发育。
儿童发育迟缓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家长、医生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科学喂养和合理的生活方式调整,可以有效预防和改善儿童发育迟缓问题,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