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情绪管理不善,小心突发性耳聋找上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情绪管理不善,小心突发性耳聋找上门!

引用
丁香医生
11
来源
1.
https://dxy.com/disease/1884/detail
2.
https://baike.baidu.com/medicine/disease/%E7%AA%81%E5%8F%91%E6%80%A7%E8%80%B3%E8%81%8B/2830187
3.
https://wjhospital.com.cn/Html/News/Articles/20003430.html
4.
https://www.med.tsinghua.edu.cn/info/1398/3743.htm
5.
https://news.sina.cn/sa/2012-09-01/detail-ikmxzfmk1322034.d.html
6.
https://www.bjcyh.com.cn/Html/News/Articles/60279.html
7.
https://www.hfboehospital.com/ency_earnose/dynamic-17697f8af9dd49c89fb0be59d19ff0eb
8.
https://www.hdyfy.com/medical/detail/id/7784.html
9.
https://wjw.beijing.gov.cn/wjwh/ztzl/lnr/lljkjy/twlm/202412/t20241211_3963002.html
10.
https://news.dahebao.cn/dahe/appcommunity/2133886
11.
https://www.msdmanuals.cn/professional/ear-nose-and-throat-disorders/hearing-loss/sudden-hearing-loss

“医生,我的耳朵突然听不见了!”30岁的李女士焦急地走进诊室。她告诉医生,就在前一天晚上,因为工作上的压力和家庭琐事,她与丈夫发生了激烈的争吵。第二天早上起床后,她就发现自己的右耳听不见了,还伴有持续的耳鸣和头晕。

经过详细的检查,医生诊断李女士患上了突发性耳聋(简称“突聋”)。这是一种在72小时内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相邻的两个频率听力下降≥20dBHL。而像李女士这样的病例,并不是个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情绪波动已成为引发突聋的重要因素之一。

01

情绪波动如何影响听力?

当我们经历情绪波动时,身体会释放一种叫做肾上腺素的激素。这种激素原本是为了帮助我们应对紧急情况,但过度分泌却可能导致血管收缩,影响内耳的血液循环。内耳是一个非常精细的结构,负责将声波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给大脑。一旦供血不足,内耳中的毛细胞就会受损,从而影响听力。

此外,情绪波动还会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进一步影响内耳的正常功能。长期的精神压力和情绪波动,甚至可能引发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攻击内耳组织,造成听力损失。

02

突发性耳聋的症状有哪些?

突聋的主要症状是听力突然下降,通常发生在单侧耳朵。患者可能会感到耳鸣、耳朵堵塞或有回声感。在一些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伴有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精神心理症状,如焦虑、睡眠障碍等,这些症状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进一步加重病情。

03

如何预防突发性耳聋?

虽然突聋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和管理情绪,可以有效降低发病风险:

  1.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和免疫功能。

  2. 合理膳食:保持均衡的饮食,低盐低脂,避免高胆固醇食物,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保障内耳供血。

  3. 适度运动: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4. 学会情绪管理:当遇到压力和挫折时,要学会合理宣泄和调节情绪。可以通过运动、听音乐、与朋友交流等方式缓解压力。

  5.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噪音环境中:长时间佩戴耳机听音乐或在嘈杂环境中工作,都会对听力造成损害。

  6.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这些疾病可能影响内耳供血,增加突聋的风险。

  7. 预防感冒:感冒可能会引发内耳感染,增加突聋的风险。

04

一旦发现,及时就医

突聋的治疗效果与发病时间密切相关。研究显示,发病7-10天内开始治疗的效果最好。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激素治疗、高压氧治疗等,这些方法可以改善内耳微循环,促进听力恢复。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部分患者有自愈倾向,但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一旦发现听力下降,应立即就医,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同时,遵医嘱坚持治疗,定期复查,有助于提高治愈率。

突聋虽然可怕,但通过科学预防和及时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其危害。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关注情绪健康,保护听力,远离突聋的困扰。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