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比空战能力,歼35在三方面领先F35
单比空战能力,歼35在三方面领先F35
在五代机领域,中国歼-35与美国F-35的较量一直备受关注。最近,关于这两款代表五代机风采的战斗机的比拼,成为航迷、军迷圈子里的热门话题。
空战能力对比:歼-35与F-35谁更胜一筹?
首先来看F-35这款飞机,其在进行空军、海洋作战时,可以凭借优异的隐身设计,对敌方目标发起突袭,在海上先进的雷达、光电侦察设备以及多功能武器系统,实力不容小觑。
相比起来,歼-35在多个方面展现出超越F-35的能力。歼-35采用双发设计,配备现代化轻盈机身和先进雷达,同时具备强悍的隐身能力,还能上舰使用。这些特点使其更符合美军对五代机的设想。
美国军方虽然承认歼-35在某些方面超越F-35,但强调歼-35机内弹舱较小,不适合携带大量对地弹药进行联合轰炸任务。然而,如果仅从空战能力的角度来看,答案已经非常明确:歼-35在空战中完全可以“碾压”F-35,并且这种优势不仅一点点,而是成倍放大。
歼-35的三大优势
具体来说,这要归功于歼-35的三大技术优势:氮化镓有源相控阵雷达、霹雳-15空空导弹,以及双发设计。
现代空战的主体是超视距作战,而在这一领域,搜索和锁定目标的能力至关重要。歼-35装备的是氮化镓主动相控阵雷达,这一技术目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与之相比,美国的F-35还在使用上一代的砷化镓有源相控阵雷达,在性能上已经落后了一大截。而稍早一些的型号甚至还在使用无源相控阵雷达,和歼-35的设备一比,整整差了两代。
那么美国为什么不转向氮化镓雷达呢?问题在于,全球范围内只有中国掌握了大量氮化镓的生产能力。此类资源上的困境使得美国无法像中国一样奢侈地为每架战机配备顶级雷达,只好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预警机和国土防空等更需要的领域。
接下来看空空导弹。当前美军的主力空空导弹是AIM-120D。可歼35所配备的霹雳-15在关键技术——如“中弹近打”处理方面,与AIM-120D旗鼓相当,而且还抢先一步实现了美国“双脉冲发动机”的设想,提升导弹变轨能力。
最后是歼-35双发设计。双发意味着更大的推力、更好的机动性和更强的飞行稳定性。这意味着,在空战领域,F-35已经追不上歼-35。
马斯克的评价与无人机的崛起
除了歼-35与F-35的比拼,美国这边还搞出一场闹剧,那就是马斯克“指点江山”,直接抨击美国不应该坚持制造F35,与其这样,还不如加速无人机发展。
这种看似夸张的言辞,其实并非全无根据。
纵观F-35的发展历程,美国洛马公司累计交付约1000架,但由于种种缺陷,导致该型战斗机存在严重的妥善率问题,最低时任务能力率仅为55%,远低于当初规划的85%。
此外,面对我国稀有金属出口管制,F-35在升级新型雷达上举步维艰。
反观中国,不仅打造出歼-20、歼-35这样的先进战机,还掌握了低成本、高产量、快更新的无人机供应链。结合“有人机”与“无人机”的长处,实现“1+1>2”的效果。
总的来说,在各项核心技术指标上,中国正在逐步缩小甚至超越美国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