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亿、近70万部……中国网文借AI扬帆海外
43.5亿、近70万部……中国网文借AI扬帆海外
近年来,中国网络文学市场不断扩大,全球受众持续增加,吸引社会关注。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不久前发布《2024中国网络文学出海趋势报告》,就中国网络文学“出海”相关情况及发展趋势作介绍,多方持续关注中国网文“出海”之路。
当《庆余年》英译本读者在社交平台为范闲的命运激烈讨论时,当《诡秘之主》西班牙语版本登上当地畅销榜时,中国网络文学正以令人惊叹的速度重构全球阅读图景。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网络文学行业海外市场营收规模达43.5亿元,近70万部作品扬帆远航。《庆余年》《诡秘之主》等经典作品更被大英图书馆收录。这一成绩的背后,是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技术对网文翻译的颠覆性革新,也是中国文化内核与世界共鸣的生动实践。
从“产能瓶颈”到“一键出海”
网文出海的早期阶段,翻译效率低、成本高是主要障碍。人工翻译日均仅能处理数千字,而中国网文日均更新量高达数万甚至数十万字,供需矛盾突出。
《2024中国网络文学出海趋势报告》部分内容 图源: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
随着AI大语言模型的介入,这一困境被彻底打破。以阅文集团旗下起点国际为例,2024年新增AI翻译作品超2000部,同比增长20倍,翻译效率提升近百倍,成本降低超90%。AI技术通过“机器初译+人工校对”模式,实现千字翻译从1小时缩短至1秒,让海外读者首次体验到“全球同步追更”的畅快。
AI不仅提升了效率,更拓展了市场边界。2024年,德语、法语、葡萄牙语等小语种市场实现从零到上百部的突破,西班牙语翻译量同比增长227%。AI也极大降低了小语种翻译的门槛。
从“东方想象”到全球共鸣
技术打破语言壁垒,但真正的“出海密码”在于中国网文的文化内核。这些作品既植根于传统文化,又融合现代叙事,形成独特的“混搭美学”。俄罗斯读者痴迷于《扶摇皇后》的穿越叙事,意大利设计师从魔幻网文中汲取舞台灵感,英国作家受《斗罗大陆》启发创作出获奖英文小说……
这些案例印证了网文“以愉悦突破文化阻隔”的特质。
入藏大英图书馆的16部中国网络小说 图源:网络
值得注意的是,AI翻译并非万能。古典仙侠题材因文化元素密集仍需人工介入,情感意境传递、网络流行语转换等仍是技术短板。为此,平台应通过构建文化术语库、用户反馈优化模型等方式为AI“补课”,力求在“信达雅”中寻找平衡。
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
《2024中国网络文学出海趋势报告》指出,网文出海已形成四大趋势:AI翻译加速网文多语种出海,全链出海模式升级,深入Z世代流行文化,开拓发展新空间。
以《庆余年》影视剧登陆Disney+、《与凤行》覆盖180国为例,“文字—影视—游戏—衍生品”的全链开发模式让网文IP从单一输出升级为全球共创。更深远的影响则在于生态共建。截至2023年,中国网文平台已培养近百万海外本土作者,创作原创作品150余万部。英国作家卡文凭借《我的吸血鬼系统》斩获国际奖项,其有声书播放量达2.43亿次,印证了“创作—反馈—再创作”的跨文化循环。
《2024中国网络文学出海趋势报告》部分内容 图源: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
AI技术让中国网文实现“一键出海”,但文化共鸣才是其扎根海外的根基。未来,相信随着AI与人文的深度协同,中国网络文学将在全球舞台书写更绚丽的篇章。
本文原文来自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