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桥中学:从洼地到强校的逆袭之路
长桥中学:从洼地到强校的逆袭之路
2018年到2024年,上海市长桥中学的学生人数从653人增长到1085人,短短几年间,这所曾经的“洼地学校”实现了华丽转身,成为区域教育的一颗新星。这一蜕变背后,是学校在课程创新、师资建设、数字化转型等多方面的持续努力。
从“洼地”到“强校”的转折
几年前,长桥中学还面临着生源流失、教学质量不高的困境。转折发生在学校被纳入上海市“强校工程”实验校名单之后。这一政策为学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不仅提供了课程领导力项目、区级专家指导团等资源支持,更为学校注入了改革的信心与动力。
创新驱动:课程与师资双轮驱动
学校以“乐美课程”为核心,构建了涵盖美育、体育、劳育、智育的多样化课程体系。40多种社团课程,如冰壶、沙画、民乐等特色课程,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学校还创新性地引入校外资源,与小荧星集团、体育俱乐部等合作,进一步丰富了课程内容。
在师资建设方面,学校实施了“橙田计划”,通过分层培训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目前,中高级教师占比已提升16%,5人获评区骨干,英语教研组时隔15年重获区“优秀教研组”称号。教师们积极参与市区名师工作室,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数字化转型:科技赋能教育
2023年,长桥中学成为上海市教学数字化转型样板校。学校创新性地采用“共享平板”模式,实现了全学科数字化教学覆盖。教师们常态化使用“备课助手”“教学助手”等工具,仅2024年4月就完成了104节数字化课程。数字化转型不仅优化了教学效率,更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有力支持。
集团化办学:借力发展
加入南模教育集团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集团化办学,学校得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开展课程共建、师资流动等实质性合作。这种协同效应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教育质量。
成果斐然:从量变到质变
学校的转变有目共睹。生源从2018年的653人增长到2024年的1085人,增幅达66%。学生学业成绩显著提升,升学路径日益多样化,优秀学生考入上海中学等名校。在各类市、区级赛事中,学生获奖超过200人次。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更是高达97%。
展望未来:示范引领
长桥中学的成功转型不仅是政策推动的结果,更是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晶。作为“强校工程”的示范案例,学校将继续在课程创新、师资建设、数字化转型等方面深耕细作,为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