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推荐:自律心理机制解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推荐:自律心理机制解析

引用
网易
8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0AVI4650548LU3X.html
2.
https://www.lifeweek.com.cn/h5/article/detail?artId=69945
3.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9266602265066625
4.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0119/23/1353678_957873259.shtml
5.
https://www.fsu.edu/
6.
https://knowyourself.cc/detail?id=9Ae2tmy5Z
7.
https://www.juguandian.com/blog_q/posi/books-self-discipline-control_cn
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D%9B%E7%BD%97%E9%87%8C%E8%BE%BE%E5%B7%9E%E7%AB%8B%E5%A4%A7%E5%AD%A6

自律是人们通过驾驭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以使其与整体目标保持高度一致的心理过程。 这是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Roy F. Baumeister在2007年对自律的全面总结。这一定义揭示了自律并非单纯地克制欲望,而是通过内外认知的竞争平衡实现自我控制。了解并运用这些心理机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制定和执行自律计划,从而在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中取得成功。

01

自律的心理机制:内外认知的博弈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心理学研究人员Michael Inzlicht等人在2014年的研究中,首次提出了自律的心理机制模型。他们认为,保持自律的过程实质上是两个心理过程的博弈:

  1. 利用现有资源(享乐):指不需要通过过多努力就能获得的既定资源。这通常是人们意识里更倾向于减少劳动的"想做"的事情。
  2. 探索未知机会(努力):指需要通过体力或脑力劳动探索未知机会才能获得的资源。这往往是需要外界条件逼迫才会"不得不做"的事情。

保持自律的关键在于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如果对享乐的向往超过了达成目标所需的努力程度,自律就会以失败告终。

02

自律失败的心理分析:过度克制的陷阱

Inzlicht教授的研究发现,自律失败往往源于初期设定的自律计划过于严格和苛刻。这种过度克制会导致自我消耗过多,牺牲享乐的机会成本过高,从而阻碍后续计划的完成。

具体来说,在自律的初期(Time 1),如果人们投入在自律上的努力程度过高,即对自己的思想、情感、行为过于克制,在后续阶段(Time 2)就越容易导致自律失败。

自律失败的心理动机主要包括三大类:

  1. 动机转移:从长期目标转向短期享乐
  2. 注意力转移:从重要任务转向外界干扰
  3. 情绪耗竭:过度克制导致心理能量枯竭
03

实用建议:如何实现可持续的自律

基于上述心理学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实用建议:

  1. 设定合理目标:避免初期目标过于苛刻,确保目标既具有挑战性又可实现。
  2. 平衡享乐与努力:在追求目标的同时,也要适当安排放松和娱乐时间,保持心理能量的平衡。
  3. 建立奖惩机制:通过正向激励和适度惩罚来维持动力,但要避免过度惩罚导致逆反心理。
  4. 培养内在动机:将外在目标转化为内在需求,增强自我驱动力。
  5. 保持灵活性: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计划,避免僵化执行。

自律是一种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能力。通过理解其背后的科学原理,我们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制定自律计划,避免常见的陷阱,最终实现个人目标。记住,自律不是苦行僧式的自我折磨,而是在理性与感性之间寻找平衡的艺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