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药物早晚服用效果相当,但这些细节你需要注意
高血压药物早晚服用效果相当,但这些细节你需要注意
2024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会上发布的一项重要研究颠覆了我们对高血压药物服用时间的传统认知。这项涵盖近5万名患者的大型研究显示,在一般高血压人群中,包括衰弱的老年患者,早晚服用降压药的效果并无显著差异。
最新研究:早晚服药效果相当
在ESC大会上发布的两项随机对照试验——BedMed和BedMed-Frail,分别针对初级保健一般人群和衰弱的老年人群进行了研究。BedMed试验纳入了3357例高血压患者,中位年龄67岁,随访4.6年;BedMed-Frail试验则纳入了776例高龄老年患者,中位年龄88岁,随访415天。研究结果令人惊讶:无论是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死亡率还是安全性事件,在早晚服药两组之间均未发现显著差异。
不同类型高血压药物的服用时间
虽然总体上早晚服药效果相当,但针对不同类型的高血压患者,服药时间仍需区别对待。根据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高血压可分为四种类型:勺型、非勺型、反勺型和深勺型。
勺型高血压:约占80%的高血压患者,表现为晨峰现象,即晨起血压迅速升高,在9-10时达高峰,晚上开始降低。这类患者适合晨起服用长效降压药,如美托洛尔缓释剂、硝苯地平控释片等。
非勺型高血压:约占10%的患者,血压夜间降低小于10%或高于白天血压20%,波动较大。这类患者应在晚间睡前服用长效降压药,如培哚普利、地尔硫等。
个体化治疗是关键
尽管最新研究显示早晚服药效果相当,但个体差异仍然存在。高血压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自身血压变化规律和药物特点,选择合适的服药时间。同时,定期监测血压,及时调整用药方案,是控制血压的关键。
结语
高血压药物的服用时间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最新研究为我们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于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来说,早晚服药效果相当。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更改服药时间。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结合自身血压变化规律,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服药方案。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监测血压,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