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砥平里战役:一场改变朝鲜战争进程的血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砥平里战役:一场改变朝鲜战争进程的血战

引用
百度
5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C%9D%E9%AE%AE%E6%88%B0%E7%88%AD/5310
2.
https://history.ifeng.com/c/8UDZsyAkV5B
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A0%A5%E5%B9%B3%E9%87%8C%E4%B9%8B%E6%88%B0
4.
https://www.chinainperspective.com/default.php?id=55681
5.
http://www.sciencehuman.com/history/history2014/history201402d.htm
01

战役背景与决策

1951年2月,朝鲜半岛的战局正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在第三次战役结束后,中国人民志愿军攻占了南朝鲜首都汉城和重要补给基地仁川,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士气降至最低点。然而,就在志愿军准备发起第四次战役之际,一场改变战局的战斗在砥平里悄然展开。

志愿军副司令员邓华在汉江之北的放谷召集未参加横城战斗的各师师长会议,决定由第40军第119师的两个团担任这次行动的主力,配属第120师第359团、第125师第375团和第40军炮兵第42团,以5个团兵力歼灭砥平里之联合国军,由第119师师长徐国夫实施统一指挥。

然而,就在志愿军紧锣密鼓地准备进攻时,联合国军也在积极应对。美第8集团军司令李奇微意识到砥平里的重要性,命令第2师第23团团长保罗·弗里曼上校坚守阵地。弗里曼迅速组织起一个包括3个步兵营、法国营、坦克连、炮兵营等在内的加强团,约5000人,构筑了横2英里纵1英里的矩形防御圈。

02

战役经过与细节

2月13日下午4时半,志愿军按计划开始行动。然而,配属参战的炮兵第42团因马匹受惊暴露目标,遭到敌机空袭损失惨重,未能参战。42军125师的375团也失去联系。实际参战的仅有119师356、357团和120师第359团,共计2300多人。

徐国夫命令357团由北向南攻击砥平里以北凤尾山,356团和359团由砥平里之东向砥平里西南攻击,截断守军退路。攻击开始后,最初比较顺利。至当夜23时开始遇挫,守军在炮火支援下坚守外围各高地。徐国夫把守敌情况与战况汇报给第40军军指与“邓指”后,知悉有增加兵力,全歼砥平里之敌之可能。鉴于此时横城战斗已经结束,砥平里东侧联合国军正在后撤,徐国夫决定参战各部巩固已夺取的各高地,准备配合增援部队全歼守敌。

经过2月13日、14日两昼夜激战,砥平里外围高地均被志愿军攻占,联合国军收缩兵力在不到两平方千米的起伏地带,凭借房屋,据点式工事及强大炮火与坦克支援顽强固守。志愿军一直没有炮兵支援,也用尽了反坦克手雷和爆破筒,在攻占外围高地时伤亡很大。至2月15日拂晓,进攻方与守军形成了对峙。

由于为砥平里守军解围的英军第27旅进展缓慢,2月14日下午,美国第9军军长Bryant E. Moore命令美国陆军第1骑兵师美国陆军第5团团长Marcel G. Crombez负责解围。第5团当晚为断桥所阻,工兵修复后于15日过桥。在军部与师部要求进展的压力下,Crombez决定以23辆坦克搭载步兵组成装甲特遣队进击,特遣队与阻击的志愿军激战,于15日下午与砥平里守军会师。

2月15日拂晓,徐国夫的前线指挥部突然接到第40军军指转来的“邓指”命令,要求进攻砥平里的部队立即撤出战斗。原来是“志司”与“邓指”察悉砥平里守军是美2师一个团和法国营,还有一个炮兵营和一个坦克中队,总兵力约6000多人;并且联合国军由利川的增援部队也抵近砥平里。判明上述情况后,“志司”考虑砥平里东南联合国军已作纵深防御,夺取较突出的砥平里这

03

战役影响与启示

砥平里战役的结果对朝鲜战争的后续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这场战斗不仅打破了志愿军此前连续胜利的势头,也暴露了志愿军在攻坚作战中的短板。正如李奇微所料,砥平里这个“芒刺”确实延缓了志愿军的攻势,使其无法全力推进至原州和忠州地区。

从战略层面看,砥平里战役成为朝鲜战争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标志着志愿军从运动战向阵地战的转变,也促使双方开始考虑通过谈判解决争端的可能性。战役结束后,彭德怀在军事会议上回忆道:“我打了一辈子的仗,从来没有害怕过,可志愿军打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三七线时,我环顾左右,确实非常害怕。美军几乎是不战而退。志愿军都知道,三八线并不是我们打过去的,可以说是走过去的”。

04

历史真相与反思

砥平里战役的真相,揭示了战争决策中的一些重要教训。毛泽东坚持进攻的决心,虽然体现了革命到底的精神,但也暴露了对战场形势的误判。彭德怀的谨慎与李奇微的果敢形成了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指挥官在面对复杂战局时的决策差异。

这场战役也反映了战争中信息的重要性。志愿军对砥平里守军的兵力和防御工事估计不足,而联合国军则充分利用了空中侦察和通信优势,及时调整了防御部署。砥平里战役的失利,促使志愿军开始重视炮兵建设,加强了对坦克和重火力的应对能力。

砥平里战役,这场发生在1951年2月的战斗,虽然规模不大,但其影响却深远。它不仅是朝鲜战争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更是战争决策和指挥艺术的生动教材。通过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得以更深入地理解战争的复杂性,以及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决策的重要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