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综合训练帮助ADHD儿童改善行为问题,提升注意力
案例分析:综合训练帮助ADHD儿童改善行为问题,提升注意力
ADHD(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是儿童期常见的神经行为障碍之一,其特征包括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跃和冲动行为。面对ADHD儿童的诸多问题行为,家长和教师往往缺乏有效的应对技巧。本文通过一个具体的干预案例,展示了综合训练方法在改善ADHD儿童行为问题方面的显著效果。
ADHD是儿童期常见的神经行为障碍之一,有些患儿对光线、声音等刺激过度敏感,注意力易受到干扰;还有一些患儿对刺激匮乏,为寻求感觉刺激,易做出过激行为。面对ADHD 儿童的诸多问题行为,家长往往缺乏应对技巧,教师难以使用常规方法管理课堂,更无法顾及他们的学业,导致ADHD儿童难以全面发展。
由于ADHD儿童除了注意力不集中,往往还伴有多种行为问题,所以在康复干预中,应采用综合训练手段,将生物反馈训练、感觉统合训练、心理沙盘训练,以及提升训练效果的手段,如经颅直流电干预、重复经颅磁刺激等联合运用,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患儿基本情况
小明(文中人物均为化名)是北京某小学学生,有非常严重的行为问题,在课堂上常有离座乱跑、故意大声说话、扔东西的行为,如果被同学制止,则会通过翻书、推他人桌子、破坏教具等方式干扰其他同学的学习活动,甚至跑出教室。
班主任多次制止,并进行说服教育,但都没有效果。小明还很容易进入一种过度兴奋的状态,听不进去别人的话,还经常出现口出秽语、向他人吐口水等攻击性行为。经过医院诊断,确诊小明患有ADHD。
原因分析
通过专业的测评,注意力方面,小明舒尔特方格训练平均用时为2分14秒,静坐时只能将自己的注意力维持在任务上3分钟,经常回避自己不愿从事、或需要付出一定努力的学习任务,如语文考试一字不写。
在感觉统合方面,小明单脚站立仅能维持10秒左右,对失重感较为迟钝,如荡秋千项目中,要当到很高才能获得愉悦感;在与人交往中无法准确掌控力度,常常无意中弄疼一起玩耍的同学。
综合课堂观察、家庭走访,结合医院诊断结果,小明的问题的主要原因,可以从3方面来概括。
首先,小明存在前庭系统失调。前庭系统涉及平衡感、重力感,能够帮助我们感知自身姿势、维持平衡和空间定向。在评估中,小明存在平衡感、重力感异常。缺乏平衡感的儿童容易产生站无站相、坐无坐相、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重力感是形成空间透视感的基础,缺乏重力感的儿童常常无法准确判断距离和方向,手眼协调困难,容易太过靠近他人或擅自触碰他人,导致人际关系不良。
此外,前庭系统中的网状组织可以通过产生多巴胺等神经递质或神经元放电等方式,帮助大脑保持清醒和警觉。如果前庭系统活跃度低,调整作用不良,孩子也易多动及注意力涣散。
其次,心理学研究表明ADHD儿童注意力缺陷、抑制功能缺陷、唤醒水平缺陷、寻求立即强化这4种初级缺陷,共同导致其在推理、元认知等方面的次级缺陷,小明的表现正好与上述理论符合。
小明的注意力维持水平低,在从事单调重复的任务时存在明显的注意力缺陷;小米有抑制功能缺陷,做事易冲动,常常未经思考就先采取行动,缺少情绪调节策略,生气时易表现出破坏行为;小明的唤醒水平低,对任务的重要性不能及时察觉;最后,小明渴望立即强化,对无法立刻获得强化的活动很快失去兴趣,较少通过努力去获得奖励。因此,这些初级缺陷共同导致了小虎做事缺少计划性、策略性,易冲动,对其学业、人际交往等产生消极影响。
最后,家庭因素往往容易被忽视。小明从小跟随奶奶成长,奶奶对他非常宠爱。由于小明经常表现得过度兴奋,奶奶担心他在外面惹事,经常不让他出门。因此,小明缺少与同伴交往的经验,缺乏相互理解、换位思考的意识。
干预方案
首先,为小明制定训练目标。课堂常规方面减少多动、冲动行为;人际交往方面改掉不文明行为(不朝他人吐口水、不随意打骂同学),能认同规则的重要性,减少对立违抗行为,能遵守规则,参与团体活动;持续注意方面在写作业时能持续保持注意力20分钟以上。
接下来为小明制定干预方案。小明的主要问题有注意力缺陷、社交不良、多动冲动并伴有对立违抗行为。针对上述情况,需要采用脑电生物反馈训练、感觉统合训练、心理沙盘训练综合干预,才能解决小明的各种问题。
脑电生物反馈训练针对小明的注意力问题,通过采集、分析小明的脑电波形的指标判断小明的注意力状态,并且这些信号以视觉、听觉等形式展现出来,使小明能够了解自己注意力的变化,通过反复的训练帮助小明达到自主调控注意力水平的目的。
感统训练针对小虎前庭系统失调的问题,采用荡秋千、滚筒等游戏刺激其重力感,设置跳绳、踢毽子、投球、胯下运球等活动训练其平衡感。感统训练也能提帮助老师与小明建立良好的关系。
心理沙盘针对小虎的对立违抗行为,引导小虎自由表达情绪和想法,学习遵守规则,锻炼抑制能力,引导小虎自我监控、抑制冲动。
干预效果
经过3个月的干预,小明的问题有明显改善。小明在写作业、完成绘画等任务时,能有一次将注意力保持在15分钟左右;上课时不再随意离座;能够愿意遵守规则,违反游戏规则时愿意主动接受惩罚;犯错能主动找教师道歉,并且主动承担责任。
在家里,小明能够和父母能够更好地交流,敢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在学校,小明积极主动帮助老师打扫卫生,主动帮助同学,情绪冲动时候会如去角落休息、去操场跑步、荡秋千等,能够遵守课堂常规,攻击行为消失。
总结
ADHD儿童问题行为的成因复杂,使用单一的干预方法往往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善其问题行为。本利中干预者针对小明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原因,通过脑电生物反馈训练、感觉统合训练、心理沙盘训练,帮助小明树立规则观、强化规则意识、培养抑制能力、增强参与动机、提高唤醒水平,显著改善了他的问题行为,使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