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元宵节丨那些有意思的灯谜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元宵节丨那些有意思的灯谜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58322912_121124291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赏花灯、猜灯谜是元宵节的重要习俗。灯谜,又叫“谜语”,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创造的文化产物。它不仅是一种文字游戏,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灯谜,这些灯谜不仅有趣,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1. “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
    谜底:日
    出处:民间流传,常见于古代灯谜集。
    解析:太阳画出来是圆的,汉字“日”是方的,冬天日照短,夏天日照长。

  2. “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南洋有个人,只有一寸长”
    谜底:府
    出处:民间流传,多见于明清时期的灯谜集。
    解析:描述“府”字的结构,一点一横为“广”,一撇到“寸”。

  3. “上不在上,下不在下,不可在上,且宜在下”
    谜底:一
    出处:宋代灯谜集《文虎集》。
    解析:谜面暗示“一”字的位置,既不在上也不在下,适合放在中间。

  4. “有马能行千里,有土能种庄稼,有人不是你我,有水能养鱼虾”
    谜底:也
    出处:民间流传,多见于明清时期的灯谜集。
    解析:谜面描述“也”字与其他偏旁的组合,形成“驰”(马)、“地”(土)、“他”(人)、“池”(水)等字。

  5. “四面都是山,山山都相连”
    谜底:田
    出处:民间流传,常见于古代灯谜集。
    解析:四个“山”字组合成“田”字。

  1. “左边绿,右边红,左右相遇起凉风,绿的喜欢及时雨,红的最怕水来攻”
    谜底:秋
    出处:宋代灯谜集《文虎集》。
    解析:左边“禾”代表绿色植物,右边“火”代表红色,两者结合为“秋”,带来凉风。

  2. “一边是红,一边是绿,一边喜风,一边喜雨”
    谜底:秋
    出处:民间流传,多见于明清时期的灯谜集。
    解析:与上一谜类似,描述“秋”字的结构和象征意义。

  3. “有眼看不见,有口不会说,有耳听不着,有心记不住”
    谜底:亡
    出处:宋代灯谜集《文虎集》。
    解析:谜面描述“亡”字的含义,失去感官功能。

  4. “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南洋两棵树,长在石头上”
    谜底:磨
    出处:民间流传,多见于明清时期的灯谜集。
    解析:描述“磨”字的结构,一点一横为“广”,一撇到“石”,两棵树为“木”。

  5. “一字十三点,难在如何点”
    谜底:汁
    出处:宋代灯谜集《文虎集》。
    解析:谜面暗示“汁”字由“十”和“三点水”组成。

  6. “半边有毛半边光,半边味美半边香,半边吃的山上草,半边还在水里藏”
    谜底:鲜
    出处:民间流传,多见于明清时期的灯谜集。
    解析:描述“鲜”字的结构,左边“鱼”代表水里,右边“羊”代表山上。

  7. “一字九横六直,天下文人不识,颜回去问孔子,孔子猜了三日”
    谜底:晶
    出处:民间流传,多见于明清时期的灯谜集。
    解析:描述“晶”字的结构,由三个“日”组成,共九横六直。

  8. “一物生来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给它脱一件,脱到年底剩张皮”
    谜底:日历
    出处:民间流传,多见于明清时期的灯谜集。
    解析:描述日历的特点,每天撕一页,年底只剩封面。

  9.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谜底:画
    出处:宋代灯谜集《文虎集》。
    解析:描述画的特性,画中的山水、花鸟都是静止的。

  10. “有头无颈,有眼无眉,无脚能走,有翅难飞”
    谜底:鱼
    出处:民间流传,多见于明清时期的灯谜集。
    解析:描述鱼的特征,有头无颈,有眼无眉,无脚能游,有翅(鳍)难飞。

这些灯谜不仅展现了汉字的巧妙结构,还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智慧和趣味。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