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歌唱感染力提升指南:从声压控制到情感表达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歌唱感染力提升指南:从声压控制到情感表达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bilibili.com/read/mobile?id=38828888

在歌唱中,感染力是引起别人思想与情感共鸣的关键能力。一首歌是否好听,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感染力。那么,如何提升歌唱中的感染力呢?本文将从声压控制、语气运用和共情能力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声压控制:体腔反射与气息支撑

声音的大小用分贝来表示,人耳可听音强范围在0dB140dB左右,在环境相对安静时人们耳朵感觉最舒服的音量大小在88dB92dB左右,声压过弱或者过强,人耳都容易感觉疲劳,大多数人在声压达到130dB~140dB即感到耳疼、头痛、头皮发炸。举个例子,如果学生发声没有控制大声叫喊,“头痛欲裂”就会出现。

怎样在歌唱中达到令人舒服的声压值,这得利用体腔反射,因为声音在体腔内每多一次的反射,音量就会多一重叠加,而要获得体腔反射,就要有声音持续的振动,要有持续的振动,就要有足够的气息来振动声带,这就是为什么唱歌要有气息支撑才有我们觉得好听的声音。

那大喊大叫又如何改善呢?“大喊大叫”在声乐上指明两点音过大和声发白。音量(音)过大容易处理,降低声压就可以如何改善声音(声)发白,还是要利用体腔反射。“声音发白”其实就是指直达声,有共鸣的声音就是指在直达声基础上增加反射声。声音每多一次的反射,音量就会多一重看加,但这新叠加的声音其实是弱于前一次声音的,次反射声就弱于N-1次反射声,并区别于它,所有声音混到一起时就会比直达声的音色丰富,声音也就圆润好听。

综上所述,歌唱要达到令人舒服的声压就一定要有气息的支撑。

语气运用:情感语言的表达

古语有云“言之不足,歌之蹈之”,说话已经不足以表达,就要唱出来、跳出来,所以,歌唱是在说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与人之间通过丰富的情感语言来交流喜怒哀乐,这形成了说话的语气。我曾经在教学生演唱《红豆词》时给他分析一个演唱版本,歌者的技巧成熟,就是感觉缺少了人物悲愤欲绝的感情色彩。我先让学生进入曲中人物的心境念一下原词,记住念词时的语气,在唱的时候再把这些语气加进去,之后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认为,加进语气演唱后比单纯地注重发声技巧的演唱更容易表达情感。实际上,在我的歌唱社团的声乐训练中,我都强调歌唱中的语气问题,让学生在歌唱中具有丰富的情感。

共情能力:体验生活与理解他人

共情能力就是人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要表达首先要感受。所有的艺术创作都要体验生活,理解他人的情感为何而来,如何而来,如何去表达,表达到什么程度。如一首《我不是你的宋冬野》,它讲述的是别人的故事还是作者的故事,这两种叙述的情绪是有区别的。演唱者要在作者这个角度思考问题,如彰大会果讲述的是别人的故事再怜悯他人也是有个度情绪不能过头,如果是作者本人的故事,情绪的波动应该会大很多。根据音乐表达的递进模式,我给学生这样处理:先讲述自己看到的别人的故事,再引发对自身经历的感叹,这样一虚一实、一淡一浓的处理,让歌曲情感渐入深沉,让听者体验真实。

总结

“一”是歌唱表现中的基础,“二、三”是歌唱表现中的锦上添花。通过科学的声乐训练和丰富的情感表达,相信每位歌唱爱好者都能提升自己的感染力,唱出动人的歌声。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