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笔作枪 “文人战士”郁达夫的笔尖抗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笔作枪 “文人战士”郁达夫的笔尖抗战

引用
人民网
1.
http://zj.people.com.cn/GB/187016/372624/372915/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不仅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更在抗日战争期间,以"文人战士"的身份,投身于抗战宣传和文化抗战事业。本文将为您展现这位"文人战士"在抗战期间的英勇事迹。

抗战初期的郁达夫辗转武汉、福建等地宣传抗战

"1937年,或者是中国的一个转机;1937年,也许是中国的一个濒于绝境的年头。"1937年元旦,郁达夫以其敏锐的政治触角,对国内的形势作出了准确的预测。他意识到当下已是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身为一名"书生",郁达夫并未选择躲进"风雨茅庐",偏安隅居,而是选择以笔作枪,全身心投入到抗战宣传之中。

杭州富阳是郁达夫的故乡,市心北路125号,是一座以郁达夫命名的中学。得知记者前来采访,富阳郁达夫研究学会的刘涛,领着记者走进了这所中学。学校院落的正中央,伫立着郁达夫右手拿书,左手自然下垂的站立塑像。"现在旁边被迎春花遮挡住了,在塑像底座上面刻着夏衍对郁达夫的一段评价,'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我认为这是对郁达夫革命的概括性评价。"刘涛介绍说。

在雕像右侧的教学楼一楼,有两间教室被做为郁达夫陈列馆。墙上挂着一张张郁达夫生平相关的老照片,其中一张竖体手写赠言,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是1937年,郁达夫书赠程力夫所书:我们这……


富阳郁达夫故居

1938年的武汉,是积极抗日的革命力量与消极抗日的反革命力量的斗争中心。文艺界的进步作家茅盾、冯乃超、鲁彦等人都先后来到这里。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战协会宣告成立,郁达夫被选为理事。此时,各地正是对日作战的胶着时刻,然而,不少消极抗战的声音也相继出现。鼓舞士气,振奋民心,成了郁达夫的文章主题。

12天后,徐州传来捷报:经过十八天的浴血奋战,取得了台儿庄大捷,毙伤敌军一万多人。这是抗日战争爆发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一次伟大胜利。郁达夫闻之雀跃,写诗曰,"大战临城捷讯驰,倭夷一蹶势难支。拼成焦土非无策,痛饮黄龙自有期。晋陕河山连朔漠,东南旗鼓壮偏师。怜他傀儡登场日,正是斜阳欲堕时。"

随后,郁达夫等四人组成政治部代表团与盛成组成的全国文协代表团,携带"慰劳前线士兵书"和"还我河山"锦旗,到前线劳军。1938年秋,中原战局急转直下,广州、武汉……


巴爷公务小镇

"郁达夫在新加坡只待了3年多,1941年底,日本侵略者南侵,太平洋战争爆发。次年2月,郁达夫随后同胡愈之、王任叔等人撤离新加坡,辗转前往苏门答腊一个叫巴爷公务的小镇。"关于郁达夫的事迹,蒋增福如数家珍。1942年4月中旬,郁达夫化名赵廉,落脚巴爷公务。他为自己定制一份看起来很真实的履历。原籍由杭州改为福建,对外宣称随父亲经商来到巴爷公务。

当时,在印尼流亡的文人不仅仅郁达夫一人。为帮助流亡文化人解决生活问题,郁达夫利用实武牙前筹赈会主持人托人送来的救济费四百盾和当地华侨投资的一二百盾,开办了"赵豫记酒厂"。厂址设在巴爷公务的鲁朴西兰街,郁达夫任老板,张楚琨任经理,胡愈之管账务,有二十名华侨职工。郁达夫暗地里吩咐酒厂的工人,卖给日本兵酒精的浓度越高越好。私下对人多次说过,"我十分憎恨这帮杀人不眨眼的大魔鬼……


郁达夫在印尼的制纸工厂

"余年已五十四岁,即今死去,亦享中寿。天有不测风云,每年岁首,例作遗言,以防万一。自改业经商以来,时将八载,所得盈余,尽施之友人亲属之贫困者,故积贮无多。"1944年年初,郁达夫提笔,再一次立遗嘱,他做好了随时为抗战牺牲的准备。是年二月,郁达夫在与胡愈之聚会的时候说"最近宪兵每天到家里喝酒闲谈",身份应该是暴露了。

郁达夫本可先行撤离,但恐事情牵连太大,让胡愈之等人先行离开。经过商量,胡愈之、沈慈九夫妇去了棉兰;张楚琨、高云览等人去了巨港。郁达夫自己则是不动声色,留下来继续与日军周旋。"郁达夫是被华侨汉奸洪培根告发的。日本宪兵队先是向上级汇报,郁达夫的身份很快得到了证实。毕竟他在日本也是挂的上名的。"蒋增福介绍到,当时日本宪兵并没有立即逮捕郁达夫,而是采取监视的措施,这是准备"放长线钓大鱼",以待逮捕更多的反日之士。

1945年8月16日,郁达夫从无线广播里听到了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很是兴奋。他一直坚信的中国……


郁达夫流亡印尼时的避难居所

1937年04月 在杭期间会见邵力子、钱大钧等人,要求取消对郭沫若的通缉,允许回国
1937年10月 出席福州文化界救亡协会举行的双十节纪念会并发表演讲
1938年03月 应郭沫若之邀,前往武汉参加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工作,任设计委员
1938年03月 在武汉参加中化国际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大会,当选为理事
1938年04月 与盛成等人一起代表政治部和文协,去郑州、徐州、台儿庄等地劳军
1938年12月 应《星洲日报》之邀,赴新加坡工作
1939年01月 担任《星洲日报》副刊《晨星》和《繁星》编辑
1939年01月 接编《星洲日报星期刊》的《文艺》双周刊
1940年06月 发起成立新加坡南洋学会
1941年03月 领衔发表《星华文艺工作者致侨胞书》,抗议国民党发动皖南事变,要求团结抗日
1941年04月 主编英政府情报部出版的《华侨周报》
1941年12月 出席星华文化界战时工作团成立大会,并被推选为主席
1942年01月 出席星华文化界抗敌联合会成立大会,并被选为常务理事和主席
1942年02月 在日军占领新加坡前夕,与胡愈之等人乘船撤退到苏门答腊
1942年06月 被强迫至武吉丁宜日本宪兵分队任"通译"
1942年09月 开办赵豫记酒厂,任老板
1943年02月 以患肺病为由,辞去"通译"工作
1944年02月 因洪根培等人告发,真实身份被日军发现
1945年08月 被日本宪兵队秘密逮捕杀害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