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吃出来的癌症”?你需要了解的食管癌知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吃出来的癌症”?你需要了解的食管癌知识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50211A051ZW00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在我国癌症疾病谱中发病率较高,严重威胁着居民健康。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食管癌的形成原因、早期症状、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食管癌的形成原因

我国食管癌病理类型以鳞癌为主,其成因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密切相关。比如抽烟、喝酒、喜食烫食、喜饮热茶等。过高的温度或未经充分咀嚼的干硬食物都会对食管黏膜造成刺激和损伤,黏膜受损后则会启动自行修复功能,通过细胞的增生来修复损伤。当修复速度来不及弥补损伤时,黏膜就会出现糜烂或慢性炎症。如果长期存在上述因素,食管黏膜会不断循环损伤、修复这一过程,不堪重负的黏膜就可能出现异型增生、癌前病变,增加患癌的风险。

在形成食管癌的诸多因素中,长期饮酒,尤其是高度白酒是食管癌发生的重要诱因,如果患者同时还有吸烟的习惯,烟酒之间还会对致癌产生协同作用。此外,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缺乏、食物霉变、经常吃熏烤和油炸方式制备的食物也可能会增加患病风险。

食管癌的早期症状

食管癌典型的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吞咽困难,即吞咽食物时感觉难以下咽,且症状逐渐加重;进食后出现哽咽感、异物感、烧灼感、饱胀感等。随着病情进展,晚期食管癌患者还会出现仅能进行流质饮食,甚至完全不能下咽,身体迅速消瘦、颈部及上纵隔淋巴结出现转移性病变等。

食管癌的早期诊断

根据我国《食管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年龄≥45岁,且符合下列任意一条即为高风险人群,建议进行食管癌筛查:长期居住在食管癌高发地区;一级亲属有食管癌疾病史;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有吸烟、饮酒、热烫饮食等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筛查项目首选胃镜,该项检查可同时完成筛查及早期诊断。高危人群应每1-3年复查一次,根据检查结果采取定期复查或内镜下治疗。如发现明显的病变,应遵医嘱至胸外科就诊。

食管癌的治疗方法

肿瘤治疗的原则在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查体胃镜发现的早期食管病变,符合内镜下切除适应症的,首选内镜下切除病灶。内镜治疗后应定期复查,一般每3-6月复查一次。

早期癌变范围较广的患者,有时需要局部注射类固醇,或者口服类固醇等预防食管狭窄的发生,同时对于合并有慢性炎症或返流性病变的患者,也需要口服药物治疗。

浸润至黏膜下层的早期病变,应该首先考虑外科手术治疗,不能耐受手术者可选择同步放化疗。

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不宜直接进行手术。目前通常先采取新辅助治疗(即化疗联合免疫治疗)以达到降期的目的,再评估尝试行手术治疗;经评估不能手术或拒绝手术的,也可选择同步放化疗。

本文原文来自腾讯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