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山大师奇文《醒世歌》、《费闲歌》:原文+译文
憨山大师奇文《醒世歌》、《费闲歌》:原文+译文
憨山德清是明朝著名的佛教高僧,与紫柏真可、云栖祩宏、藕益智旭并称为明末四大高僧。他精通释、道、儒三家学说,主张三家思想融合,倡导禅净双修,对中国佛教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创作的《醒世歌》和《费闲歌》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
憨山德清(1546年-1623年),俗姓蔡,字澄印,号憨山,法号德清,谥号弘觉禅师,安徽全椒人,明朝佛教出家众,为临济宗门下。复兴禅宗,与紫柏真可是至交,被认为是明末四大高僧之一。这四位高僧指的是云栖祩宏、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藕益智旭。
憨山德清精通释、道、儒三家学说,主张三家思想的融合。倡导禅净双修,教人念自性佛,其思想见解颇与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相契。中国禅宗的祖庭—曹溪,经过憨山德清的锐意经营,由荒废恢复旧观,因此被称为曹溪中兴祖师。其功德巍巍,为后人所敬仰。
憨山德清与六祖慧能的肉身并列供奉于曹溪南华寺内。南华寺坐落于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东南7公里的曹溪之畔,距离韶关市区南约24公里,人称“东粤第一宝刹”。南华寺是中国佛教名寺之一,中国佛教禅宗著名寺院,是禅宗六祖惠能宏扬“南宗禅法”的发源地。
醒世歌
原文
红尘白浪两茫茫,
忍辱柔和是妙方。
到处随缘延岁月,
终身安分度时光。
译文
世事变化多端起落无常,就像起伏不停的海洋波浪,那样模糊无际,不可测度。
体谅忍让,柔顺和谐,才是处世聪明灵巧的方法啊!
无论身处何地,不可强求,宜随顺因缘,就当时情况,随时制宜;
一辈子也要满足地、安分守己地过日子。
原文
休将自己心田昧,
莫把他人过失扬。
谨慎应酬无懊恼,
耐烦作事好商量。
译文
不可隐瞒良心,自知不好,仍继续做着那些邪恶、害己害人的事情。
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于别人的过失,不可到处张扬啊!
与人交往应对,宜小心谨慎,切忌出口伤人,或因言语冲突而起烦恼;
有困难或争议时,动气无益,宜耐心解决,或找机会好好沟通、商量。
原文
从来硬弩弦先断,
每见刚刀口易伤。
惹祸只因搬口舌,
招愆多为狠心肠。
译文
自古以来,常见强硬的弓弩,其弦线很快折断,
锋利坚强的钢刀,其刀口亦易损伤。
飞来横祸,往往由闲话开始,继起争执;
罪祸临身,皆因心狠手辣,害人不浅。
原文
是非不必争人我,
彼此何须论短长。
世界由来多缺陷,
幻躯焉得免无常。
译文
何必时常强分你非我是、我长你短呢?
世间从来就没有完美无缺的事物,
缘起如幻、无实自性的躯体,又怎可永存不朽呢?
原文
吃些亏处原无碍,
退让三分也不妨。
春日才看杨柳绿,
秋风又见菊花黄。
译文
吃点亏,让几步,于己实在损失不大,不妨接受包容;
时移世易,盛衰很快转移,试看春天柔美的绿柳景色,
很快就被秋天怡人的黄菊所替代了。
原文
荣华终是三更梦,
富贵还同九月霜。
老病死生谁替得,
酸甜苦辣自承当。
译文
世人只顾追求身外的荣华富贵,忽略了自身的处境。
身外的荣华富贵,如夜中梦、如夏月霜,转瞬消逝,
但自身的生老病死苦,除了自己,有谁可以替代呢?
原文
人从巧计夸伶俐,
天自从容定主张。
谄曲贪瞋堕地狱,
公平正直即天堂。
译文
自恃聪明的人,苦心积虑所经营的权谋,
最后结果,皆难逃自然的因果定理:
阿谀奉承,为私利私愤,作恶多端的,必得恶报,
守正不阿,行善积德的,必有善报。
原文
麝因香重身先死,
蚕为丝多命早亡。
一剂养神平胃散,
两钟和气二陈汤。
译文
麝有贵重的香,蚕有贵重的丝,因而命短,故此,无须过分追求与拥有,
闲时不妨调养精神,清心寡欲,减少一点好胜斗争的心态吧。
原文
生前枉费心千万,
死后空持手一双。
悲欢离合朝朝闹,
富贵穷通日日忙。
译文
世人少悟,不知生前营谋所得,死后只能空手而往,
大多数还未觉悟,仍在继续营谋,天天闹着悲欢离合,日日忙着富贵穷通的事情。
原文
休得争强与斗胜,
百年浑是戏文场。
顷刻一声锣鼓歇,
不知何处是家乡!
译文
请尽快停止争强好胜吧!人生百年,就像做戏一场,
不久锣鼓声竭,散场闭幕,又不知随业流转至何方所了。
费闲歌
原文
讲道容易修道难,杂念不除总是闲
世事尘劳常挂碍,深山静坐也徒然
译文
人能讲解佛法的道理很容易,但是要亲身体会印证佛道是很难的,自心的杂念不能去除总是没用的。
世间俗事中能染污自心的尘劳(五欲六尘的染污)常常在心中挂碍,即使在深山静坐也是白白努力而没有成效。
原文
出家容易守戒难,信愿全无总是闲
净戒不持空费力,纵然落发也徒然
译文
出家容易,严守戒律是很难的,正信和愿心全都没有总是没用的。
佛教的清净戒律不持守而想要修行就是空费力气,即使剃发出家却不守戒也是白白努力而没有成效。
原文
修行容易遇师难,不遇明师总是闲
自作聪明空费力,盲修瞎炼也徒然
译文
修行很容易但是遇到明师是很难的,不能得遇明师指导总是没用的,
自以为很聪明而胡乱修学不过是空费力气,盲目的乱修,愚昧没有根据的乱炼,也是白白努力而没有成效。
原文
染尘容易出尘难,不断尘劳总是闲
情性攀缘空费力,不成道果也徒然
译文
染着五欲六尘很容易,然而从五欲六尘的染着中出来很难,不能断除染污自心的尘劳总是没用的。
自心性向外攀缘,心外求法也是白白努力而没有成效。不能成就菩提道果也是没用的。
原文
听闻容易实心难,侮慢师尊总是闲
自大贡高空费力,聪明盖世也徒然
译文
听闻佛法容易而用真心实意是很难的,如果对师长轻视、傲慢而不尊重也是白白努力而没有成效。
自以为了不起,自以为高人一等不过是增长狂妄,想要修行成就也是没用的,即使极其聪明也是白白努力而没有成效。
原文
学道容易悟道难,不下功夫总是闲
能信不行空费力,空空论说也徒然
译文
修学佛道容易,证悟佛道是很难的,不真下功夫总是没用的。
能相信佛法而不能实行实修也是空费力气,空谈空论而不实行当下也是白白努力而没有成效。
原文
闭关容易守关难,不肯修行总是闲
身在关中心在外,千年不出也徒然
译文
发心闭关容易,在关中保持不退是很难的,不肯在闭关中精进修行总是没用的。
身体在闭关中,心却贪恋外面的俗人俗事,即使千年出关也是白白努力而没有成效。
原文
念佛容易信心难,心口不一总是闲
口念弥陀心散乱,喉咙喊破也徒然
译文
念佛容易而对佛陀具有信心:同时相信自性是佛自己也可以成佛是很难的,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不一样总是没用的。
口中念诵阿弥陀佛而心中散乱,那么喊破喉咙也是白白努力而没有成效。
原文
拜佛容易敬心难,意不虔诚总是闲
五体虚悬空费力,骷髅磕破也徒然
译文
身体拜佛容易而用恭敬的心是很难的,身体虽拜而心中不虔诚总是没用的。
即使五体投地的虚悬着也是空费力气,哪怕把骷髅磕破也是白白努力而没有成效。
原文
诵经容易解经难,口诵不解总是闲
能解不依空费力,日诵万卷也徒然
译文
读诵、背诵佛经很容易,理解佛经的意义是很难的,口中读诵、背诵而却不理解其中的意义总是没用的,
能理解佛经的意义而不依止佛经的教诲努力实行实修也是空费力气,哪怕日日读诵一万卷经文也是白白努力而没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