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房政策巨变下的家长抉择
学区房政策巨变下的家长抉择
最近,不少朋友在留言区热议石家庄的学区房价格因为新政策"阳光招生"而飙升。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背后的逻辑,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阳光招生"新政,简单来说,就是学校招生全凭学区来,要求房子得是常住,房户要一致;所有流程都在网上操作,杜绝了任何暗箱操作的可能。
这政策初衷是极好的,让入学过程更加透明,打击了关系户,也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
但对那些急着让孩子入学的家长来说,政策的突然变化,让他们原本的多种入学计划,只剩下了"买学区房"这条路。而且,时间紧迫,要在短短几天内完成房产交易和落户等手续。
结果,房产交易中心天天人满为患,老破小学区房价格飙升,比如市梆子剧院宿舍那套26平米的老房子,竟以112万元的天价成交,单价超过了4.2万/㎡。
这足以看出中国人对学区房的执着。
不过,现在这个时候,高价买学区房似乎并不是个明智之举。
从资产角度来看,学区房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房子本身和学区两方面。房子的价值与位置、产品有关,而学区价值则与政策紧密相关。尤其是那些老旧或非核心区域的房子,受政策影响更大。
目前,我国正处于教育改革的深水区。特别是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机制",显示了国家均衡教育资源的决心。
包括北京、上海在内的一线城市,已经开始实行划片学区和中招改革,目的正是为了防止优质教育资源成为少数人的专利。
可以预见,未来学区房政策的调整将越来越频繁,学位资源分配也将发生巨变,这对学区房的价值将产生重大影响。
对于石家庄那套28平米的百万学区房,买卖双方在交易完成后都松了一口气。卖方庆幸终于脱手,买方则庆幸终于抢到了,他们对未来都充满期待。
最后,想多说几句,高价买学区房是家长的个人选择。但希望这不要成为束缚孩子的枷锁,不要在教育孩子时说出:"我们把所有的钱都用来给你买学区房了,你不好好学习,对得起我们吗?"这样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