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将编制《吉林省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规划》,制定全省历史建筑图录
今年将编制《吉林省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规划》,制定全省历史建筑图录
2025年1月23日,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会议传达了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和省领导批示要求,并对2025年的工作重点进行了部署。
1月23日,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会议传达了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和省领导批示要求,部分城市住建部门介绍了工作经验。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徐亮代表厅党组作了题为“深化改革 干字当头 推动全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取得新突破”的工作报告,会议全面总结了2024年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深入分析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了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
记者从会上获悉,2024年,从房地产市场到民生住房保障,全省住建系统克服困难,干字当头、主动作为,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会同金融部门将首套房、二套房首付比例降至15%,取消首套房、二套房的贷款利率下限。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
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确定111户重点扶持企业;
住房保障成效明显,率先在全国出台省级指导意见,城中村改造征收5166户,筹集安置房源9593套,配售型保障房开工2446套,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10113套(间),解决棚改逾期未安置4800套;
城市建设加大力度,改造老旧小区747个,增设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4.7万个,启动更新老旧电梯474部,排查整治易涝低洼点579处;
新建改造供热管网1050公里,“口袋公园”“小微绿地”262处、城市绿道302公里,新增历史建筑51处;
改造农村危房4017户,建设宜居农房18393户;
绿色发展不断加强,绿色建筑占比新建建筑97%。
2025年,全省住建系统有啥新期待?在这次会议上也给出了答案!
会议强调,2025年,全省住建系统要聚焦发展、民生、安全、生态、党建“五大工程”,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筑牢住建领域安全基础。
抓好长春市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试点,打通库存商品房与二手房、保障房、城中村改造回迁房、高等院校用房转换通道,增加配套成熟区域土地供应,加大低效用地、征收停滞项目盘活力度。加快城中村改造,发展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建设安置房6000套,城市危旧房改造2000套,发放住房租赁补贴45000户,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4000套(间)。
抓好重点企业包保帮扶,支持进入大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提高省内市场占有率。重构招标投标制度,推进“暗标评审”,减少人为干扰,遏制围标串标、暗箱操作。
提升城市更新能力。健全城市体检制度,优化完善城市体检指标,地级及以上城市实施城市体检,5个县级市开展试点。
下大力气建设好房子,在长春等市州打造10个以上好房子示范项目。更新改造老旧住房,推广装配式装修,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相结合,把老房子、旧房子变成好房子。
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挖掘红色文化、冰雪文化、工业文化资源,开展老城区、老街区调查,丰富保护名录。编制《吉林省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规划》,制定全省历史建筑图录。加快历史建筑修缮,严查大拆大建、拆真建假等行为。强化城市古树名木保护。做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加大保护和活化利用力度。
加大村镇建设力度,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新建(改造)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0个,建设污水管网80公里,行政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