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道士的称呼与道教文化:从“道长”到“真人”的历史演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道士的称呼与道教文化:从“道长”到“真人”的历史演变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23131466_121492536

道士不仅是修行者,更是文化的传承者。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尊称他们为“道长”,这是最为普遍且礼貌的称呼,也体现了对他们的尊重。此外,道士还有羽士、真人、法师、方士、天师、隐士等称呼,女道士则有“女冠”或“坤道”之称。

道士的称呼

  1. 道长:这是最常见的尊称,适用于所有道士,不论其修为高低。在《太霄琅书经》中记载:“人行大道,号为道士。身心顺理,唯道是从,从道为事,故称道士。”

  2. 真人:这一称谓通常用于尊称那些修行有极高造诣,得道升真的道士。

  3. 法师:在道教内部,对精通教义、擅长科仪法事的道士,有时会尊称为法师。

  4. 黄冠:黄冠是对道士穿戴的一种象征性称呼,源于古代道士头戴黄色道冠。这一称谓不仅代表了道士的身份和地位,还带有尊重和崇高的意味。

  5. 天师:天师通常指张道陵或其嗣号之后裔,他们在道教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6. 散人/羽士/隐士:这些称谓通常用于那些不愿在宫观内居住,选择在山水之间修行的道士。他们体现了远离尘嚣的修行方式,是道教中追求精神自由的一类人。

道士的由来与历史

道士之称始于汉代,但当时指称的范围较广,主要包括东汉时期的五斗米道、太平道、方士、术士、以及一些道家人士。直到隋唐时期,道士及相应的称谓,如道人、羽士、羽客、羽人、黄冠等,才逐渐成为道教人员的专称。

在道教典籍中,男道士也称为乾道,女道士则相应地称为坤道。这些称谓不仅体现了性别差异,还反映了道教对男女平等的尊重。

道教的主要流派

在道教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教义。全真派和正一派是道教中的两大主要流派,全真派尊王重阳为祖师,主要从事炼养和清修,平时穿道装,束发留须,也要住道观。正一派尊张道陵为祖师,可以结婚、食荤,平时可以不穿道装,不束发,不留须,可住道观或家中。

去道观应注意的事项

  1. 保持安静:道观是修行者的居所,进入道观时要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喧哗或嘈杂,以免打扰他人修行。

  2. 遵守规定:作为参观者,要尊重里面规定,不要嘲笑或干扰别人的活动。

  3. 穿着得体:进入道观时,应适当着装,避免穿着暴露或过于引人注目的服装。

  4. 尊重他人:大家应尊重他们的职责,并遵守他们的指示,不要干扰他们的工作。

  5. 保持整洁:不要乱扔垃圾或破坏公共设施,尽量保持环境的卫生和美观。

  6. 不要拍照:在道观内,不要随意拍照或录像,以尊重道观的隐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