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一个领域的知识体系?
如何构建一个领域的知识体系?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高效地处理和管理知识,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成为许多人追求的目标。本文将从信息处理能力的不同层次出发,探讨如何构建一个领域的知识体系。
信息处理能力的五个层次
如果把学习或信息处理这些事,类比为去一座城市旅行,大致能形成五个不同级别状态:
L0级:留下模糊感受
20年前的旅行,我们总是跟着旅行团,走马观花去打卡各种景点,最终获得一些模糊感受。L1级:带回一些纪念品
这比L1稍微好一些。纪念品虽然没太大用,但至少还留下一点东西。L2级:能画出完整攻略
比如在马蜂窝这类App上,你能看到很多旅行攻略,他们往往会详细展示,去一个地方的最佳线路。L3级:解锁完整地图
如果L2是画出攻略,那么L3级就是解锁完整地图。比如你第一次来成都你花了三天时间。解锁了武侯祠、宽窄巷子、杜甫草堂这条文化线路。第二次来,你又解锁了建设路、望平街、玉林北路这些美食线路。你把火锅、兔头、钵钵鸡等等食物都吃了一遍。第三次来,你又去了茶馆、剧院的线路,体验了市井文化。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你用不同的线路,就完整解锁了成都。阅读也是一样,很多时候书中的脉络有好几条,把它们全部解锁并画出来,才能看到完整结构。这就很厉害了,不过还不算最厉害的。L4级:能构建新的城市
当你对一座城市熟悉到极致,你也知道对方城市布局、规划、排水系统、交通网络系统、商业系统打造等很多内部信息。你就可以回到自己领域,构建一座新的城市了。当然,L4级在旅行的现实世界中很难实现。但在学习、读书等这些信息处理中,还是很可能实现。
分析师处理信息的五个层级
相对应,分析师处理信息也有五个层级:
L0:感知层
读书,刷信息,看报告,一开始也是简单刷一遍,留下一些宏观模糊的感受。L1:信息层
比如读书时,你偶尔也会划个重点,或者把一些重要的段落摘录到笔记本中。这些段落包括很多现象、案例、故事、类比、金句、实验、数据等这些概要。他们都是各种信息。做知识卡片,就是对各种零散信息的整理。画思维导图,也是试图把这些信息串起来,他们都是对于信息做归纳整理。L2:逻辑层
什么是逻辑?设定一个a点和b点,并且能从a点走到b点,才是逻辑。比如《人类简史》这本书,赫拉利设定的主体逻辑是:人类是因为30万年前发出虚构故事的能力(a点),才一步步建立璀璨的人类文明(b点)。但a点和b点的设定到底合不合理呢?这就需要你一步步找出他的逻辑链了。总体来看,还是非常严谨的。所以和旅行一样,处理信息也需要先找出这本书、这份报告所隐藏的攻略。L3:结构层
一本书往往就几条主逻辑链的组合,这些组合才会形成一本书的完整结构。这才叫解锁了完整地图。比如这是我画出的《人类简史》结构的部分截图,它是几层逻辑的交织,构成一个庞大的结构。L4:原理层
这需要挖掘一本书核心逻辑和结构背后,更深刻的黑箱。刚刚说到,赫拉利认为人类是靠虚构故事的能力,才能发展到今天。但为什么人类能形成虚构故事的能力呢?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这本书中,乔治·莱考夫就说到,人类语言和想象的产生,其实来自我们对于空间类比和容器类比。比如像“关系到头”、“坠入爱河”、“写作深度”、“进入视野”...人类的想象都是来视觉空间的构造。《人类简史》中,赫拉利也强调,人类的整个发展也是对于秩序,在物理看空间之上搭建的虚拟空间。了解了空间、秩序、类比,你再去看人类现象的方方面面,比如社会分层、文明进程、资源的垄断等等现象就会更透彻了。能挖掘不同领域的深刻原理,并且能自由迁移和应用在不同的知识中,这当然是信息处理的最高阶段。你想想马斯克对于火箭回收、Tesla自动驾驶等这些事情的,他是不是可以自由组合火箭动力学、引导与控制算法(GNC)、自适应控制系统、路径规划与决策等方面的原理。当然,他思考每件事都是靠第一性原理推导的。用我们的分级话术来说,马斯克已经完全实现了L4级信息处理能力。
知识体系的构建方法
如果你想开始知识体系的训练,就一定且必须是L2起步,直到进入L4。在上面的视频,我也发布了超脑·知识体系训练营的具体情况。如果你想和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构建知识体系」,欢迎报名。但事先,你最好先搞清楚三个问题:
- 这个训练营具体教什么呢?
主要包括两部分:
- 搭建「知识体系」
什么是知识体系?在视频中我也详细讲到:知识的基础要素是「概念」,无论是读一本书还是学一门学科,我们首先需要去找出其中最核心的关键概念。概念和概念之间也需要建立连接,当然连接的过程需要非常严谨的逻辑。而这些连接又会形成完整的结构,包括外部的框架结构,和事物内部运转的系统结构。最终形成体系。 - 信息处理流程
因为知识毕竟来自信息,为了搭建「知识体系」,你需要学习一系列信息处理的流程。包括调研:如何展开一个课题的研究?整理:如何对信息做整理和分类?读取:如何去读一本书或长篇论文?提取:如何提取信息的核心概要?存储:如何使用Tana搭建你的第二大脑?(视频中有详细介绍)
你将从什么水平,达到什么水平?
很明确,你需要从L1(信息层)起步,至少达到L3(结构层)水平。因为只有形成知识的结构, 你才能说掌握了一本书或某个学科的体系。L1部分我会讲到信息的分类整理;或对案例、观点等知识概要进行提取。对信息的清晰管理是架构知识的基础条件。L2部分就开始进行知识体系的架构了,在这个部分,我会安排大量训练,能让你从文章、视频、论文、书籍一眼看懂其内容的逻辑。L3部分则是结构(框架、系统)的完整搭建,在这个阶段,对某个学科、行业、或知识领域的体系构建能力。在课程结业后,大家会自由选择课题研究小组。经过长期打磨,部分学员或许会在某些领域突破到L4水平,也就是能深刻掌握该领域原理,并用这个原理自由构建个人或相关领域的知识体系。最终能输出什么?
最终输出的是某个领域的完整结构或体系。比如像视频中,我们和河南某重点高中的历史老师一起研究出来的,关于历史这门学科的体系。还比如像超脑第00期学员,来自杭州的李大伟,他是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但后来研究了8年的中医。这次就用科学逻辑的方式重构出了中医的完整体系。但一定要注意,整个体系并不是画出来一张图就行,知识体系的本质,是一个能参与计算的软件。比如历史的知识体系,它可以用来分析每一段历史。中医的理论体系,可以分析每一次病症和用药的逻辑合理性。所以我更建议,大家研究的体系,最好就是你的工作领域本身。花1-2个月时间,你就好好把多年的经验重新构建一遍,并深刻地内化到你自己领域中。针对不同的课题,我们会进行分组。在超脑的体系中,我们有对知识课题的明确分类。大家可以去看这篇文章《如何把你脑中的碎片知识,整理成知识体系》当然,如果你有打造个人IP的想法,我们就更欢迎了。比如李大伟,用这个体系,已经在开始写作文章。我也邀请了职业写作教练付豪老师一起,帮大家打磨文章。而其中优质的话题,我也会直接做成知识类动效视频,这能帮你自己或公司达到宣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