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2024中国开源发展现状:机遇与挑战并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2024中国开源发展现状:机遇与挑战并存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fxbaogao.com/detail/4502785

2024年,中国开源继续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独特的创新活力。开发者和贡献者数量显著增长,开源项目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企业参与度不断加深。中国已成为开源参与者数量全球排名第二、速度增长最快的国家。

2024中国开源发展的机遇与特色

政府推动的开源战略和政策环境,为中国开源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开源发展,自开源被正式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后,中国开源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各地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切实推动当地开源发展,特别是国家大力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数字中国等战略,为中国开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机遇。

2023年,工信部提出中国开源立足新发展阶段,加快推进开源体系建设,释放开源发展潜能,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开源应用示范标杆,支持国内外优质开源社区加快孵化和应用推广,助力提升关键软件源头创新和供给能力。来自政府的大力引导和支持,给中国开源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中国开源最大的活力-开发者增长速度令人瞩目

  • 中国开发者(含香港)在GitHub全球用户数量规模排名第三,2023年为1,100万,预计2026年GitHub中国开发者规模1,800-2,000万;活跃率居全球第一,显示了中国在开源领域的人才储备和发展速度令人瞩目。
  • 开源新生力量偏向年轻化,增长空间和潜力巨大。中国开发者社区数据显示,中国开发者注册用户数4400万,2023年新增用户783万。随着开源的普及,很多年轻开源新生军逐渐加入和成长,开源人才增长空间和潜力巨大。
  • 全国超过40%的开发者工作在一线城市(其中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为主)。北京、广东是开源开发者聚集较多的地域,占全国总数27%。上海、江苏地区占比数量处于第二梯队,占全国总数14%。
  • 在开源项目的贡献上,开发者主要还是通过代码和文档的贡献,在参与过开源项目的开发者中,其中35%的开发者有代码贡献,31%有文档贡献。
  • 全球开源大背景下,超过75%的开发者支持AI大模型开源,并认为这种开源模式可以促进全球开源社区参与和贡献。

开源项目稳定发展,部分中国企业表现抢眼

  • 据GitHub统计,经过2018-2020年的高增长后,GitHub平台的年度事件增长数量逐渐下降。2023年GitHub日志数据为14亿,相比2022年增长了约10.32%,继续凸显出开源科技的发展在全球数字化转型中的活跃与关键地位。
  • 中国大企业开源的项目体量及活跃度总量,与美国大企业相比,还是有不少的差距。放眼全球重点参与开源的企业,排名前五的分别是微软、华为、谷歌、亚马逊和Meta。
  • 全球开源排行榜中,聚焦国内,华为于2019年将开源作为重要战略方向开始发力,仅用2年的时间就做到了国内第一,全球第二的位置;阿里巴巴在2021年前,一直是国内开源的领先者,并至今稳居世界第六的排名;蚂蚁集团于2023年正式进入世界前十;国内开源的第四大巨头百度,目前排名全球12。进入全球前30的中国企业还有字节跳动(18)、PingCAP(19)、飞致云(24)、Deepin(25)、腾讯(26)、以及乐鑫科技(27)。
  • 聚焦中国开源项目,OpenRank排名位列前五的分别为openHarmony、openEuler、PaddlePaddle、 MindSpore、AntDesign。企业与个人对于开源技术的贡献与参与度不断提升。

开源在重点领域的技术与应用,正逐渐强化和深化

  • 开源已成为中国发展操作系统产业的重要途径。调研显示,中国操作系统发行版数量显著增长,尤其在物联网、嵌入式系统和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openHarmony正成为主流选择之一,特别是在物联网类别中,技术生态和影响力有显著提升。云和服务器操作系统,openEuler、OpenAnolis和OpenCloudOS作为核心基础设施,持续领跑市场。
  • 开源数据库在金融、电信、电商、医疗、物联网等行业中的应用案例不断增多,尤其是时序数据库如IoTDB、TDengine、InfluxDB等,在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领域展现了强大潜力。
  • 中国在大模型领域的开源活动相当活跃。阿里通义千问、智谱chatGLM、幻方量化deepseek-67B模型、零一万物的Yi-34B模型、百川的baichuan2-13B模型等陆续开源。中国企业在AI大模型的研发和应用上取得了显著成就,形成了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
  • 中国企业在RISC-V国际基金会中占有相当的比重,中国制造的RISC-V处理器占全球产量的一半。在RISC-V国际基金会高级会员中,中方成员占比达到48%;中国有超过400家企业关注、参与和使用RISC-V指令集进行开发。北京、上海、深圳、武汉、杭州等城市陆续推出一系列科研、产业化支持政策。
  • 2023年中国汽车软件生态正在形成强大的开源生态:软件相关开源公司(如百度、普华基础软件、国科础石等);代表性开源项目(如Apollo、DDS、ROS等);开源组织(中汽协、汽车工程学会、OpenSDV汽车开源联盟)、汽车企业开源组织形态(如极氪汽车、长安、小米等OSPO)等蓬勃发展。

开源生态持续壮大,国际合作日益频繁

  • 中国开源社区的建设和活动日益活跃,社区规模不断扩大,开源项目的数量爆发增长。2023年,由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牵头、阿里云、CSDN等企业共同建设的Atomgit代码协作平台上线。
  • 中国开源社区和企业正积极融入全球开源生态,与国际开源社区的交流合作日益频繁。2023年北京国际开源社区正式启航;中国与欧洲各国、中东沙特阿拉伯的开源合作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2024年3月,由智源研究院发起、中外顶级AI专家30多位共同签署《北京AI安全国际共识》。
  • 中国在开源代码和项目的贡献上正以迅猛的速度增长,根据CNCF云原生计算基金会CTO Chris Aniszczyk介绍,中国已经成为第二大开源项目贡献国。截至目前,中国贡献了Harbor、Volcano、Dragonfly等32个项目,大约占CNCF所有项目的四分之一。
  • 中国开发者已经成为Kernel.org社区最大贡献群体在过去的19年间,参与Kernel.org社区的中国开发者的规模提升了40倍,对社区的贡献绝对数量提升了50倍,对Kernel.org的贡献排名近五年来保持世界第一。
  • ASF全球有800余位成员,其中,姜宁在2022年3月成功当选新任董事,2023年连任。伴随着越来越多来自于中国的项目进入到ASF,中国的Committer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自2014年开始,中国Committer数量逐年递增,直至今日,中国Committer数量占到新增Committer一半左右的比例。

开源教育横纵连合协同发展,人才培养规模化稳步推进

  • 国内众多高等院校加大开源基础设施投入力度,进行开源课程建设,组织开源相关讲座、竞赛以及多种线上、线下活动,积极探索开源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提升软件人才与关键软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
  • 知名开源项目及开源企业纷纷组建专门的技术培训学院,发布开源培训认证课程,围绕开源项目推 动专业化教育,如百度AIStudio、PingCAP TiDB培训及认证课程等。
  • 开源教育正加速融入并贯穿教育全阶段:开源逐渐渗入各地高、中、小学教育,像Arduino、Scratch等开源软硬件在儿童创客教育产品中被广泛使用,众多开源组织和开源在线教育平台组织师资培训及学生创客活动,支持学校进行开源启蒙教育。同时,越来越多的职业教育机构和培训机构,大量引入和增设开源软件和工具、开源相关培训及网络课程。
  • 政产学研用,多方协同,从开源文化、开源素质、开源技能“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构建开源教育的生态发展。2023年中国计算机教育大会上,由教育部、CCF开源发展委员会、软件行业协会、开源基金会等多方一起,探讨大规模计算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