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吊装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风电吊装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风电吊装是一个复杂且具有高风险性的过程,需要严格遵守各项安全规范和操作流程。本文将从前期准备、吊装过程安全注意事项以及环境因素与应急处理等方面,详细介绍风电吊装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
前期准备
场地准备
风电吊装场地需要足够平整,以确保起重机能够稳定站立和操作。场地的平整度误差一般要求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如 ±50mm 以内。同时,要对场地进行压实处理,特别是在软土地基上,要采取合适的地基处理措施,如铺设碎石垫层、打桩等,以满足起重机的接地比压要求。
场地空间规划:要保证起重机有足够的工作空间和回转半径。根据风机的高度、叶片长度以及起重机的型号,合理规划场地大小。例如,对于大型风机吊装,起重机的工作半径可能需要达到数十米,场地周围还要预留出叶片组装、设备停放等空间。
设备检查与选型
起重机检查:在吊装前,要对起重机进行全面检查,包括机械部件、液压系统、电气系统等。检查起重机的钢丝绳是否有磨损、断丝情况,其安全系数必须符合要求;液压系统的压力是否正常,有无泄漏;电气系统的仪表显示是否准确,各控制按钮是否灵敏等。
起重机选型:根据风机的重量、高度、叶片长度等参数选择合适的起重机。起重机的起重量必须大于风机重部件的重量,并考虑一定的安全余量。同时,起重机的起升高度和工作半径要能够满足风机的安装要求。例如,对于高塔筒、长叶片的风机,需要选择大型的履带式起重机或汽车起重机。
吊具检查与选型:对吊具如吊钩、吊带、卸扣等进行检查,确保其质量合格、无损坏。吊具的额定载荷要大于被吊物体的重量,并且要根据被吊物体的形状、重量分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吊具连接方式。
吊装过程安全注意事项
人员安全
资质与培训:参与风电吊装的所有人员,包括起重机操作人员、指挥人员、安装工人等,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证书,并且要经过风电吊装安全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吊装操作规程、安全注意事项、应急处理措施等。
个人防护装备:所有人员都要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鞋等。在高处作业时,安全带要高挂低用,并且要固定在牢固的物体上。例如,安装工人在风机塔筒内或机舱上作业时,安全带的挂钩要挂在专门的安全挂点上。
人员站位:在吊装过程中,人员要站在安全位置,避免处于起重机起重臂下方、被吊物体可能掉落的区域以及起重机回转半径范围内。指挥人员要站在能够清楚观察到吊装全过程的位置,并且要与起重机操作人员保持良好的沟通。
起吊操作安全
试吊环节:在正式起吊前,要进行试吊。试吊的重量一般为被吊物体重量的 10% - 20%,观察起重机的稳定性、吊具的受力情况等。如果发现异常,要立即停止试吊,检查原因并解决问题。试吊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被吊物体是否平衡,如有倾斜,要及时调整吊具的位置。
平稳起吊:正式起吊时,要缓慢匀速地提升被吊物体,避免突然加速或减速。起重机的起升速度要根据被吊物体的重量和起重机的性能合理控制。在起吊过程中,要时刻关注起重机的各项参数,如起重量、起升高度、工作半径等,确保不超过起重机的额定参数。
空中姿态控制:当被吊物体离开地面后,要控制好其在空中的姿态。对于风机叶片等大型、长形物体,要特别注意防止其在空中摆动。可以通过调整吊具的长度、角度等方式来控制物体的姿态,同时,起重机的动作要平稳、协调。
安装过程安全
对接精度控制:在风机部件安装过程中,如塔筒对接、机舱与塔筒对接、叶片与轮毂对接等,要严格控制对接精度。一般使用激光对中仪、全站仪等测量工具来确保对接的同心度、垂直度等精度要求。例如,塔筒对接时,上下塔筒的同心度误差一般要求控制在几毫米以内。
螺栓紧固安全:在安装螺栓时,要按照规定的扭矩值进行紧固。使用合格的扭矩扳手,并且要进行扭矩复查,以确保螺栓的紧固质量。在高处紧固螺栓时,要采取防坠落措施,防止螺栓、螺母等零件掉落伤人。
电气设备安装安全:在安装风机的电气设备,如发电机、控制柜等时,要先切断电源,防止触电事故。电气设备的接线要符合电气安装规范,并且要进行绝缘测试、接地测试等安全检查。
环境因素与应急处理
气象条件关注
风况监测:风电吊装对风的敏感度很高。在吊装过程中,要实时监测风速和风向。一般情况下,当风速超过一定限度(如 10m/s)时,要停止吊装作业,将被吊物体放置在安全位置,并固定好起重机。对于海上风电吊装,风况的要求更加严格,因为海上的风力通常比陆地更大且更复杂。
天气变化应对:关注天气变化,特别是暴雨、雷电、大雾等恶劣天气。在暴雨天气,要防止场地积水影响起重机的稳定性;雷电天气要停止作业,将设备撤离到安全地带,并做好防雷措施;大雾天气会影响视线,不利于吊装作业和人员安全,也应暂停作业。
应急处理措施
应急预案制定:在风电吊装前,要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包括火灾、坍塌、物体坠落、人员受伤等各种可能的事故情况,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以及应急救援的流程和方法。
应急设备准备: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和物资,如灭火器、急救箱、救援绳索等。确保应急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并且所有人员都知道其存放位置和使用方法。同时,要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