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哪吒之魔童降世》影评:审美与思想的融合与统一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哪吒之魔童降世》影评:审美与思想的融合与统一

引用
百度
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9305913882101346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中国神话传说人物“哪吒”为原型,故事文本依托于古典文学《封神演义》,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叙事结构、视听元素、主题表达,进行了大胆的颠覆和创新,塑造了全新的“哪吒”形象,讲述了一个全新的故事。与79版电影《哪吒闹海》相比,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无论是在人物塑造、人物关系、画面设计、主题表达等都带有当今时代的缩影,契合了观众的集体情绪和价值观,使观众“由沉浸而移情,由移情而共情的形而上的强烈感染力”,与观众之间达成了情感的共鸣。影片在叙事、视听、主题表达上,叙事解构是基础,视听建构是丰富,主题内核重构是升华,三者协调补充,使影片达到了形式与内容、审美与思想的融合与统一。

故事情节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讲述了哪吒虽“生而为魔”却“逆天改命”的成长经历,是一个充满笑点、泪点、燃点的温情故事。影片在立意上体现了好莱坞的普世价值,在叙事上采用了好莱坞经典的“蜕变成长”叙事模式,使主角处在逆境与失意的环境中,通过克服自身心理障碍,突破重重磨难,最终实现找回真我的自我救赎。

人物塑造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一个有性格缺陷,调皮捣蛋、搞破坏的“熊孩子”,人见人怕的“小魔童”,他的性格中有鬼马精怪的顽童属性,又酷又拽又邪性,无聊时吟诵打油诗:“我是小妖怪,逍遥又自在,杀人不眨眼,吃人不放盐,一口七八个,肚皮要撑破,茅房去拉屎,想起忘带纸”,打斗时又活用“变身术”,整个人物生动有趣。

人物关系

哪吒和敖丙的人物关系设置上,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及国外影视叙事中经典的人物关系模式。如一蓝一红的灵珠魔丸“合二为一”的太极阴阳图的设计,有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阴阳和合的文化属性;把神话传说与武侠精神相结合,采用“双雄会”模式,两人从惺惺相惜的知己到决一死战的对手;两人关系又类似港片中“无间道”式的身份错置,本是灵珠转世的哪吒被调换成了魔丸转世,带着天劫和世人的偏见降世,而灵珠转世的敖丙却被执念所误,身不由己。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