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老中医吴广义讲中医之中医角度下的高血脂症
顺义老中医吴广义讲中医之中医角度下的高血脂症
高血脂症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与生活质量。中医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对于高血脂症的调理有着独特的见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高血脂症的中医认识
中医将高血脂症归属于“血浊”范畴,认为其形成与人体内的气血运行不畅、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高血脂症的发病机理复杂多样,主要包括痰浊内阻、气滞血瘀、脾虚湿盛、肝肾阴虚等多种类型。这些类型的高血脂症,虽表现各异,但本质上都反映了人体内部环境的失衡。
高血脂症的中医类型
痰浊内阻型:多见于肥胖人群,表现为形体肥胖、身体沉重,伴有头晕、口干不欲饮、嗜食肥甘厚腻等症状。中医认为,这是由于体内痰湿过盛,阻滞气血运行所致。
气滞血瘀型:此类患者常表现为面色发青、舌质紫暗,伴有两肋胁痛。气滞则血瘀,血液流动不畅,导致血脂沉积,形成高血脂症。
脾虚湿盛型:脾虚则运化功能减弱,水湿内生,湿浊困阻脾胃,进而影响血脂代谢。患者多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症状。
肝肾阴虚型:肝肾同源,肝肾阴虚则导致精血不足,血液黏稠度增加,血脂升高。患者常伴有头晕目眩、腰膝酸软等肝肾不足的表现。
中医调理高血脂症的方法
中药辨证疗法:针对不同类型的高血脂症,中医采用不同的中药方剂进行辨证施治。如痰浊内阻型可应用导痰汤、四苓散等化痰药物;气滞血瘀型则可用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等活血化瘀药物;脾虚湿盛型需健脾化湿,常用参苓白术散等;肝肾阴虚型则需滋补肝肾,如六味地黄丸等。
饮食疗法:中医强调“药食同源”,合理的饮食对高血脂症的调理至关重要。如菊花山楂茶可清热化痰、降脂开胃;玉米粉粥能调中开胃、降脂利水;冬瓜香菇菜则补脾气、利小便、降脂减肥。日常饮食中应避免高脂、高糖、高盐的食物,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粗粮和新鲜蔬菜水果。
针灸疗法:针灸作为中医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对高血脂症也有显著的调理效果。通过对特定穴位如阳池穴、三焦俞穴、地机穴等进行针刺或艾灸,可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降脂减肥的作用。
生活方式调整:除了药物治疗和饮食调理外,中医还强调生活方式的调整。患者应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对血脂的影响。
中医调理高血脂症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通过中药、饮食、针灸等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旨在恢复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从而达到降脂减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目的。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高血脂症的调理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长期、系统的治疗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