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洪门的历史渊源:从“汉留”到“洪门”的演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洪门的历史渊源:从“汉留”到“洪门”的演变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0N591V00552N4FE.html

洪门,这个在中国近现代史上颇具传奇色彩的秘密社团,其历史可追溯至明朝末年。从最初的"汉留"组织到后来的天地会,再到孙中山加入的致公堂,洪门的发展历程见证了反清复明运动的起伏。本文将为您揭示洪门的起源、发展及其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1904年1月11日,孙中山在檀香山加入致公堂。致公堂亦名“洪门”,在海外称为“义兴会”或“义兴公司”。总堂设于旧金山,纽约、芝加哥等地均设有分堂。后发展为中国致公党的前身。

孙中山当时加入致公堂时,任“洪棍”之职,在总堂大佬(会长)黄三德的支持下重订章程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究洪门的来源,则是明朝遗臣在国破家亡之际创立的。在满清王朝统治时,只要与“造反”沾边,便是凌迟活剐、株连九族的大罪,因此,“洪门”初期的组织活动、都在极其秘密的情况下进行的,不以文字记载。正因如此,有关洪门的史料、流传下来得少之又少,大多都是辗转抄存或口头记述。

得到普遍认可的说法大致是这样:洪门始祖殷洪盛,又名洪英。明朝末年,原为直隶山西大同镇守姜镶的参赞军机,后投奔史可法筹划抗清,并建议在北方建立秘密组织“汉留”。

洪门

“汉留”有三重含义:

一,是“汉留”是汉族遗留的意思。明朝为汉人的政权,尽管当时满清夺取了政权,但是明朝仍然留下了灭清复明的种子,因此称“汉留”。

二,“汉留”为“汉流”,指汉人之流亚。以此表明自己是汉人之流、不是满人之流,不被被满清收买。

三,“汉留”为“汉刘”,取义于汉室“刘关张三结义”,要求组织成员效法桃园结义。

殷洪盛奉史可法命,至燕京(北京)窥探清廷虚实,沿途遍访志士顾炎武、王夫之、傅山、黄宗羲等人,议创“汉留”。

史可法殉难后,洪英南返投明将黄得功。黄得功为保护福王朱由崧(sōng)、以身殉主后,洪英集合20000余人,继续抗拒清兵。

殷洪盛以身殉国后,其子洪旭投明潞王朱常范。后朱常范降清,洪旭复投郑国姓。郑国姓就是郑成功。“汉留”就是后来的“洪门”。

郑成功死后,“洪门”消声匿迹两百多年,但它并没有消亡,只是根据地由台湾转到了南洋、日本和美国等地。

洪门的组识结构,第一把手叫香主(会长、元帅),第二把手叫白纸扇、就是军师,第三把手就是洪棍、也就是护法。1903年冬天,孙中山在夏威夷檀香山加入洪门天地会,受封为“洪棍”。1904年,秋瑾在日本加入了洪门天地会,受封为“白纸扇”。

据说,“汉留”是在陈近南的手上发展为“洪门”的。繁体字的“汉”去掉里面的“中土”二字,就成了“洪”字;反清复明人士,以“洪”字提醒自己勿忘失去的中原土地。

还有一种说法是明太祖年号洪武,所以拿洪字来给这个“反清复明”的组织起名。因清朝对反清复明的洪门人士严加查办,故洪门对外使用其他名称,如:天地会、三点会、三合会、万顺会、三河会等等,不胜枚举。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