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乳酸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与发酵方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乳酸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与发酵方法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SFE223K05328IHH.html

乳酸菌在水产养殖中具有重要作用,不仅可以为水产动物提供营养,还能抑制病原菌、增强免疫力、吸附霉菌毒素等。本文将详细介绍乳酸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具体作用及其发酵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

拌料作用

提供营养,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

乳酸菌能产生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等多种酶类,为水产动物提供营养,并能产生乙酸、乳酸和促生长因子。

此外,乳酸菌能降解饲料在消化中产生的一些抗营养因子,提高饲料适口性,增加动物的摄食率,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和利用率。

乳酸菌还能促进维生素D的吸收和脂类的消化,提高矿物质磷、钙和铁的利用率。

抑制病原菌,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

乳酸菌可降低肠道pH,刺激肠道蠕动,加速致病菌的外排,也抑制了大肠杆菌、沙门菌、梭菌等致病菌的繁殖。

乳酸菌的兼性厌氧的特性还能消耗肠道中的氧气,从而抑制有害需氧菌的繁殖,起到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

增强免疫力

乳酸菌能通过多种途径来增强水产动物的免疫力,主要是增强水产动物肠道黏膜的免疫作用,在细胞免疫方面,乳酸菌能激活Th2细胞,增强SIgA抗体分泌;在体液免疫方面,乳酸菌能够激活巨噬细胞、NK细胞和B淋巴细胞,增加白细胞介素的产生量。

此外,乳酸菌可通过增强其体壁或体液中的过氧化氢酶、溶菌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等多种免疫酶活性来达到增强水产动物免疫力的目的。

吸附霉菌毒素

乳酸菌对黄曲霉毒素B1的吸附作用较强,乳酸菌对黄曲霉毒素B1的吸附能力与相互作用的温度和时间没有关系,也与乳酸菌的存活状态没有关系,其吸附黄曲霉毒素B1的能力与乳酸菌的细胞数目成正比。

调水作用

稳定pH值

定期泼洒发酵好的乳酸菌,具有稳定pH值的作用,但是如果夏季遇到浓绿水,藻类爆发等情况则需要芽孢杆菌的配合,因为生物降解pH始终来的缓慢。不可以单独靠乳酸菌来降解pH值。

当一些藻类快速生长时,乳酸菌能达到抑制藻类,并且分解一些老化藻类和死藻,达到菌相和藻相平衡的目的、这样一个良好的水质,非常有利于鱼虾健康的生长。

乳酸菌的发酵

由于乳酸菌为厌氧菌,选择100斤左右的塑料桶、塑料罐、塑料壶等能密封的容器(容器不宜过大,里面留空气易感染杂菌),若是室外培育则应选择不透光容器或严格遮光。

培育生产时,先将45公斤清洁水(最好是地下水或者是经过暴晒的自来水)装于桶中,将乳酸菌菌种和红糖用少量温热水化开倒入桶中,并充分搅匀后密封于没有阳光直射的地方培育,若是为增温需在室外阳光下培育,注意遮阳。

培育时间与温度相关,温度高培育时间相对较短(但高温不宜超过37℃),反之则培育时间增长,一般在30℃左右需要2-3天,在25℃左右需要4-5天,20℃以下则不易繁殖。依据菌种的不同,而有可能培育过程中产生气体,注意排气。培育合格的乳酸菌呈黄褐色,有酸香味,PH值在3左右,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密集菌体。培育完成即可投入使用,也可继续留种作下次培育的菌种。

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时应间歇拌料使用,长期使用易使对虾肠道乳酸造成过多的沉积,导致肠道pH值降低,对虾肠道会变薄,影响饲料的消化与吸收。如果拌料期间发现粪便发粘需要停拌几天,观察粪便情况选择拌料。

本文原文来自163.com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