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定州贡院:一座承载科举文化的活态博物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定州贡院:一座承载科举文化的活态博物馆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hebtv.com/0/0rmhlm/zjgr/dmdz/yzdz/11627011.shtml

定州,是河北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一街一巷都有悠远的故事,一砖一瓦都有隽永的记忆。其中,定州贡院正是建筑艺术与科举文化的双重见证。

这座始建于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的贡院,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参观游览,每年高考前后,莘莘学子也会将其作为游学之地。

定州贡院位于定州中山东路北侧,俗称“考棚”,为坐北朝南中轴式布局,东西对称的建筑形式,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它既体现了清代建筑特点,又具有地方建筑的灵活性,是研究清代地方建筑艺术及清代科举考试制度的实物资料。作为全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唯一文武兼备的清代科举考场,定州贡院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

为进一步挖掘科举文化内涵,充分展示贡院的历史、文化价值,培育独特的科举文化内涵和形象,贡院整体规划为“一馆两场”,包括贡院文场、贡院武场以及科举文化展览馆。


从“西辕门”进入,南侧立着一道高大的影壁,影壁正对着的是贡院大门,也是文场的考场入口,是对考生进行点名搜身的场所。由学政亲自点名搜身后,考生才能进入候考。

迈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两棵粗壮的国槐,俗称“乾隆双槐”。相传是乾隆皇帝西巡时驻跸定州行宫“众春园”前来贡院亲手栽种的,已有280年的树龄。


槐树枝叶掩映间是贡院文场的正式考场“魁阁号舍”。整体建筑为半四角攒尖顶结构,殿脊叠涩,四层出檐,全貌呈“品”字形罗列。门楣之上刻有“笔参造化”,阁楼之中供奉“魁星点斗”,清代的考生们参拜魁星,希望自己能够高中金榜。


踏进号舍,进深九间,面阔七间,可容纳考生百余人。当年莘莘学子奋笔疾书,挥毫泼墨的场景依稀可见。


号舍的北面紧挨着大堂,在号舍与大堂之间有两根汉白玉龙柱,被称为“龙门”。考生们都希望鱼跃龙门,金榜题名。


贡院武场位于文场的东侧,恢复后的武考场占地15228平方米,建筑面积460平方米,有演武厅、文昌宫、后宫等建筑。




在演武厅前的比试场,新增设的武场体验园项目利用现代布展手段,展示清代武举考试内容,最大程度还原古代武举考试场景。游客可以沉浸式体验骑射、步射、弓、刀、石武举考试科目,增加了游客参与、互动性。


武场最北侧是后宫,这里的后宫并非是古装剧里所指,而是指它所在的方位。后宫中布置了各类兵器及各个朝代武状元介绍。



古代能上榜之人都是万众仰望的佼佼者。武场内还设置了定州武状元邢敦行展厅、邸飞虎展厅。



在文场西侧是今年投资800多万元新建成的科举文化展览馆。它是一座系统反映古代科举制度与科举文化的专题性展览馆,该馆占地6000多平方米,展出各类实物资料200多件,设“科举沿革”“科举流程”“科举之路”“科举影响”“冀地长风”五个版块。主要以文物、复制品、展品、照片等陈列展览形式,通过多媒体、数字交互和AI等现代科技手段,创造出一个如梦似幻的古代科考之旅,让游客对科举制度有一个直观、感性认识,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此外展馆还设有“翻书朗读”“秀才群像互动查询”“科举答题进级”“科举之路三折幕动画空间”“科举四宴”等多个多媒体互动项目。游客可以沉浸式体验从童试到状元及第的科举之路,体验一次穿越时空的科考之旅,感受科举之路的艰辛及中榜的喜悦。

游客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虚拟人畅游琼林宴,化身其中,与不同官员对话,最后得到皇帝赐酒,体验一次古代中榜的盛大宴会。


定州贡院作为科举文化的载体,集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之精华于一体,是体验科举文化的地标。在穿越时空的长廊中,定州贡院见证了古代士子的寒窗苦读,也经历了近代教育的转型与高等教育机构的蓬勃发展。近年来,定州打造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开展贡院研学游、武术展演等文化活动,让定州贡院“活”起来。如今,人们漫步在贡院里,与历史对话、与时代共振,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