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沥:一种常见中药材的功效与应用
竹沥:一种常见中药材的功效与应用
竹沥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豁痰、定惊利窍的功效。它是由新鲜的淡竹和青秆竹等茎秆被火烤后流出的淡黄色澄清汁液。竹沥味甘,性寒,归心、肺、肝经,常用于治疗痰热咳喘、中风痰迷、惊痫癫狂等病症。
基本信息
竹沥(bamboo sap)又称竹汁、竹油、淡竹沥、竹沥油。它是由新鲜的淡竹和青秆竹等茎秆被火烤后流出的淡黄色澄清汁液。
功效与应用
竹沥具有清热豁痰、定惊利窍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痰热咳喘、中风痰迷、惊痫癫狂等病症。竹沥性寒而滑,主要用于因风火燥热而有痰的情况,但寒湿胃虚肠滑的人不宜使用。
产地与选材
竹沥主要产于中国南方,如浙江、江西、福建、安徽等地。以色泽透明、无沉淀者为佳。
性状特征
竹沥为青黄色或黄棕色的浓稠汁液,有烟熏气。
储存方法
竹沥应装瓶,放置在阴凉处。
古籍记载
《名医别录》记载竹沥可治暴中风、风痹、胸中大热、止烦闷。《本草衍义》认为竹沥为“痰家之圣剂”,能通达全身百骸毛窍,治疗各种痰症。《本草纲目》则指出竹沥性寒而滑,寒湿胃虚肠滑者不宜使用。
治疗功效与主治病证
竹沥的主要功效是清热豁痰、定惊利窍。主要用于治疗痰热咳喘、中风痰迷、惊痫癫狂等病症。
作用分析
- 清热豁痰:竹沥性寒滑利,祛痰力强,适用于火热有痰、津液亏损的燥痰。具有清热化痰、宽胸平喘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痰热咳喘、痰稠难咳、顽痰胶结。
- 定惊利窍:竹沥入心、肝经,善于泄热化痰、开窍定惊。可用于治疗痰热蒙蔽清窍的中风、神昏、口闭不能开等病症。
临床应用
- 清热豁痰:治疗痰稠难咳、顽痰胶结时,常与半夏、黄芩等同用;治疗痰热咳嗽、胸闷气喘时,可单用竹沥内服;治疗痰火上壅导致的哮喘时,可以和天竺黄、桑白皮、杏仁等同用。
- 中风、惊痫、癫狂:治疗痰热中风、神昏、牙关紧闭、口不能开时,可单用竹沥,或与牛黄、冰片、石菖蒲等化痰开窍药同用;治疗小儿惊风、四肢抽搐时,常与生姜汁、胆南星、牛黄调服;治疗痰火内盛、阳亢化风的癫痫抽搐时,常与胆南星、黄连等清热化痰、止痉药同用。
现代研究
研究发现,竹沥具有镇咳、祛痰等药理作用。
用法用量
竹沥内服时,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30~50克冲服。除消食药(应该在饭后及时服药)、镇静安神药(临睡前服用)等药物之外,一般药物无论饭前还是饭后服,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与食物的消化。
炮制方法
取鲜嫩淡竹茎,截成0.3 ~ 0.5米的段,劈开洗净,装入坛内,装满后坛口向下,架起来,坛的底面和周围用锯末、劈柴围严并点燃,坛口下面放置一个罐子,竹片受热后会有汁液流出,滴注在罐内,直至竹中汁液流尽为止。或取鲜竹,洗净,从两节之间锯开,此时竹节位于中间。将其纵向劈成两瓣,架在文火上加热,两端流出的汁液接于容器中,即可得到竹沥。
常见配伍
- 竹沥和生姜:竹沥能清热豁痰,定惊利窍;生姜可温中止呕,化痰止咳,与竹沥配伍时常捣成生姜汁一同兑服。二者一寒一热,可有效缓解竹沥寒性;且姜汁可助竹沥走行经络,增强豁痰功效。同时姜汁配竹沥也可治中风突然昏厥。
- 竹沥和半夏:竹沥能清热豁痰;半夏可燥湿化痰,消痞散结。二者同用可治肺热痰盛,痰黏难咯。
组成方剂
- 竹沥汤《千金方》:药物组成包括竹沥、生姜汁、生葛根汁。功能与主治为中风。适用于中风痰迷神志,心神恍惚,昏迷不能辨人,不能言语等。
- 治小儿惊风天吊方(眼向上翻)《全幼心鉴》:药物组成包括竹沥、生姜汁、牛黄、胆南星等。功能与主治为用于治疗小儿痰热惊风,四肢抽搐。
制成中成药
- 竹沥达痰丸:药物组成包括黄芩、半夏(制)、酒大黄、橘红、甘草、沉香、鲜竹沥。功能与主治为豁除顽痰,清火顺气。用于痰热上壅,顽痰胶结,咳喘痰多,大便干燥,烦闷癫狂。
- 复方鲜竹沥汁:药物组成包括鲜竹沥、鱼腥草、生半夏、生姜、枇杷叶、桔梗、薄荷素油。功能与主治为清热化痰,止咳。用于痰热咳嗽,痰黄黏稠。
药膳食疗
对于猝然昏扑、不省人事、面红气粗、舌红苔黄腻等为主要表现的中风属于阳闭的情况,可采用以下药膳:
原料:大黄10克,大米100克,鲜竹沥50毫升。
做法:洗净材料,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加入适量水煎出汁备用。将大米淘干净,加清水适量煮粥,等粥熟了加入刚刚熬的药汁,再煮一、二沸,加入鲜竹沥50毫升化痰开窍。病情严重者需要鼻饲。
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竹沥时,需要关注特殊人群的用药须知。此外,竹沥与一些药容易混淆,需加以鉴别。
用药禁忌
如果有竹沥过敏史,则禁止使用。竹沥性寒滑利,寒痰(痰白清稀为主)以及便溏者忌用。忌食辛辣、油腻、生冷、不易消化及特殊刺激性的食物等,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使药物的疗效降低,具体忌口请咨询医生。
鉴别用药
- 竹沥与竹茹:两者均可清热化痰,用治痰热咳喘。竹沥性寒滑利,清热涤痰力强,惊痫中风,肺热顽痰胶结难咳者多用。竹茹善于清心除烦,多用于痰热扰心之心神不宁证。
- 竹沥与天竺黄:两者均可清热化痰,定惊,用治热病或痰热而致的惊风、癫痫、中风昏迷、咽喉中痰鸣音,常常搭配使用。竹沥性寒滑利,清热涤痰力强,惊痫中风、肺热顽痰胶结难咳者多用。天竺黄药性稍微和缓,更擅长定惊,为逐痰开窍定惊之佳品,多用治小儿惊风,热病神昏。
用药请遵医嘱,以确保临床疗效、安全用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