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延禧攻略》宫廷戏服华美程度令人震惊!锦衣华服原来处处是非遗工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延禧攻略》宫廷戏服华美程度令人震惊!锦衣华服原来处处是非遗工艺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elle.com.hk/fashion/story-of-yanxi-palace-costumes-and-props

《延禧攻略》、《如懿传》、《皓镧传》以及《朝歌》等几部宫斗/古装剧陆续开播。其中,《延禧攻略》不仅剧情紧张刺激,剧中的锦衣华服同样令人印象深刻。不仅富察皇后、高贵妃、娴妃、魏璎珞(令贵妃)等主要人物的服装精致,就连其他嫔妃们手持的扇子也十分讲究,处处体现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湛工艺。

有追看《延禧攻略》的人在看剧的同时,应该也有留意剧中的超华丽宫廷服吧!为了更贴近历史,《延禧攻略》的剧组特地在布景和服装上花心思,希望更完整地重塑乾隆年间的宫廷生活。

《延禧攻略》宫廷服装配饰

剧中人物的身份变化和宫中地位也反映在服装上,各式各样的龙褂、常服、外褂更能体现人物质感,做工也十分仔细,一起了解一下。

《延禧攻略》宫廷戏服:罗

《延禧攻略》中的锦衣华服出自苏州吴罗织造大师李海龙之手,“罗”这种布料的原材料全部采用桑蚕丝制作而成,特别轻盈柔软,而且相对其他面料较透气;其哑光面料能呈现一种低调内敛的美,高昂的价格也令它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

李海龙的接班人之一——祝丽解释,相比起“绫”、“绸”和“缎”,“罗”的工艺最复杂。吴罗源于战国时期的四经绞罗技艺,需以四根经丝为一组左右相绞而成。

明清时期,苏州织造局负责宫廷所需的丝绸品,因此比绫、绸、缎更名贵。由于技法过于繁杂而无法批量生产,后来曾一度濒临失传。

1994年,李海龙开始研究罗的织造工艺。用了接近10年时间才成功复原并突破了吴罗传统织造技艺。

2016年1月,苏州的吴罗织造技艺被列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李海龙说:“现在大型古装剧对服装的要求很高,《延禧攻略》剧组觉得罗面料呈现效果内敛雅致,符合时代环境,于是就找到了我们。要展现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就要用最古老的优质面料,罗是必不可少的。”

《延禧攻略》并不是李海龙首次与电视剧合作,《那年花开月正圆》孙俪身上的服装同样出自李海龙之手。

《延禧攻略》宫廷戏服:简约风格

为了让剧中服装风格更素雅精致,《延禧攻略》的宫廷服装加入了乾隆年间简约而带点汉化的风格特色,并由来自北京的绣娘来制作服装,整体面料都选择了符合宫廷特色、古色古香的图案。

《延禧攻略》宫廷戏服:富察皇后其中一套服装配饰

据了解,剧组的制作费高达3亿元,其中富察皇后秦岚所穿的一套服装所用的彩织罗是纯手工木机生产,一天仅能织出5厘米,面料大约4米,也就是光是制作该服装就花了80天!

《延禧攻略》宫廷服装:半年时间制龙袍

聂远也在访谈中透露剧中一套朝服也是全人手绣,动员了8名工匠半年的时间才完成,因此价格十分高昂。

《延禧攻略》宫廷服装制作过程:京绣

负责制作的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绣匠人张红叶,其团队更曾参与故宫文物的翻修和复制,希望尽可能贴近历史。

服装上的两条龙用了打籽绣的技艺,其他的图案则用了盘金绣及珠绣等传统绣法,手工精细的程度绝对不容小觑。

《延禧攻略》宫廷配饰:满洲旧俗

宫廷配饰方面,《延禧攻略》剧中也交代了满洲旧俗“一耳三钳”的耳环细节,格外优雅。

另外值得一提的,《延禧攻略》剧组更致力于复原当时宫中妃子的饰品和历史面貌,包括当时盛行的“点翠”、“烧蓝”、“绒花”、“通草”工艺,全是需要大量时间和工匠技术才能制成,可见剧组的认真程度,以及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之心。

《延禧攻略》宫廷配饰:绒花

富察皇后头发上的饰物采用了绒花技艺,剧组请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绒花的唯一传承人赵树宪,用蚕丝造的绒花颜色缤纷鲜明,也反映了富察皇后舍弃珠翠、提倡节俭的典范。

赵老师解释,皇后戴的绒花一般都是牡丹等富贵大气的花;其他妃子则是四时之花;而一般宫女就只能戴单色小朵的花。他和2名徒弟按照故宫现有清代皇室发饰的图片,一共制作了19款绒花发饰。

其中一款富察皇后头上的“摇钱树”,工序复杂,更足足花了一个星期才完成。

《延禧攻略》宫廷配饰:扇子

李海龙也有制作剧中妃子们用的经罗团扇,他形容“一把象征高贵身份的纯金扇子,要先贴上金箔,再勾勒纹案,还原了古代宫廷技艺。”

缂丝作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然都有出现在制作精细的《延禧攻略》里,匠人顾建东按照故宫的缂丝团扇打造了剧中高贵妃的全缂丝扇子。

了解完《延禧攻略》的服饰制作过程,追剧的同时不要忘了欣赏剧组和工匠们的用心呢!

本文原文来自elle.com.hk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