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情感化设计方法及案例解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情感化设计方法及案例解析

引用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1.
https://www.woshipm.com/pd/5456553.html

情感化设计是一种通过设计来影响用户情感和体验的设计方法。它由唐纳德·诺曼在《情感化设计》一书中完整提出,将情感化设计分为三个层次:本能层、行为层和反思层。本文将通过具体案例,解析设计师如何在这三个层次中做好情感化设计。

本能层:感官刺激

本能层是用户对产品的视觉和第一印象的本能直接反应。这种反应先于思考和逻辑判断,因此设计师需要在符合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给用户带来听觉、视觉、触觉的感官刺激,促成用户与产品的“一见钟情”。

案例1:知乎App

知乎App在加载内容的过程中,增加了IP形象的动态效果。在图片和文字的占位符上也增加了光的移动效果,吸引用户注意力,减缓了用户等待时的无聊感。

案例2:Pinterest网站

Pinterest网站在引导用户注册和登录的页面,使用自动切换的主题,如园艺技能、服装搭配等。在每一个主题下都精心挑选了同一个色调的图片,用高质量的视觉效果吸引用户注册网站。

案例3:支付宝App

支付宝App首页的应用图标有时会具有动态效果。比如蚂蚁庄园图标会展示出小鸡是否需要喂食,蚂蚁森林图标会展示当前是否有能量可收。这种设计既增加趣味,又可以使用户一眼就看到常用应用的状态。

行为层:细节引导

行为层涉及用户与产品在行为上的交互关系,具备一定的理性和逻辑感。设计师需要对用户的行为进行预判和引导,利用细节处理打动用户,让用户对产品产生信任感和依赖感。

案例1:即刻App

即刻App在图标的上很用心,每一个不同的话题板块下,都有专属的点赞图标。比如“浴室沉思录”是一个灯泡;“今天不开心”是一个倒着的脸。

案例2:搜狗输入法

搜狗输入法的数字键盘可以变身计算器,聊天时需要运算复杂的加减乘除时,这个功能很方便。

案例3:豆瓣小组

每个豆瓣小组的成员名称都可以被个性化设置。比如“原神小组”的人数单位名称叫“旅行者”,“课文回忆录”小组则叫“同班同学”,能够很好地引起小组成员的共鸣。

案例4:Chrome浏览器

断网是个让人焦虑的事情,Chrome浏览器断网后会出现史前恐龙的icon,敲击空格键盘就可以开始下面的游戏,让用户充分感受到Chrome的人文关怀。

案例5:Google

在Google上查单词发音时,会配上发音的口型动画,放慢语速发音时口型动画也会跟着放慢节奏,非常形象地加深了用户的印象。

反思层:认知共鸣

反思层体现在产品的独特内涵、品牌差异性在用户心中根植下的独有记忆,用户因为这份记忆会触发情感共鸣,从而忠实于产品。设计师需要调动用户最深层的记忆和感知,将视觉效果、产品功能和用户认知紧密结合,形成用户对于产品和品牌的深刻认知。

案例1:B站央视新闻

8月13日有英仙座流星雨,B站央视新闻当天的直播弹幕变成了流星雨形状。

案例2:重庆钟书阁书店

重庆的“钟书阁”书店用镜子进行反射,拓宽了空间维度,并营造出山城的层层叠叠的感觉,让人不由自主地将图书馆和山城重庆结合到一起。提起重庆的图书馆,便会想起“钟书阁”。

案例3:链家App

链家App在看房时不仅有VR全景功能,还增加了“设计效果”方案。当用户点开“设计效果”后会看到分屏对比的效果,给用户对于房子空间的全新感受。

案例4:日本“小鸟居”

日本的某些街道角落里,经常会有人或狗在那里大小便。鸟居是神社的入口,总是能让人联想到因果报应,从而约束自己的言行。遛狗的人看到设置在路边的小鸟居,便会不让狗狗在那里大小便,也减少了乱扔垃圾的行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