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缺钾究竟有多严重?
中国缺钾究竟有多严重?
中国耕地占全球9%,却养活了全球20%的人口,同时消耗了全球33%的化肥。在化肥三大件——氮、磷、钾中,前两者基本自给自足,唯独钾盐存在较大缺口。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中国钾盐资源现状
钾盐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肥料,而中国在钾盐资源方面面临严峻挑战。据统计,中国有56%的耕地需要“补钾”,且越往东南地区,土壤缺钾问题越严重。福建、湖南、湖北、广东、海南等地土壤钾含量稀少,江淮农业区的钾含量也仅为新疆、关中农业区的一半甚至四分之一。
土壤缺钾会严重影响植物的新陈代谢,增加病虫害和倒伏的风险,抑制植物生长,导致减产,尤其是对豆类、薯类作物的影响更为显著。2017年,内蒙古四子王旗就曾发生过因使用假冒伪劣硫酸钾化肥导致两万亩土豆大幅减产的事件,这批伪劣化肥的实际含钾量为零。
全球钾盐资源分布与垄断
全球钾盐资源分布极不均衡,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2023年全球钾盐可开采储量达36亿吨(以氧化钾计),其中加拿大、白俄罗斯、俄罗斯、美国四国占76%,中国储量仅占5%,位居第五。这仅有的5%储量,主要集中在青海柴达木盆地、新疆罗布泊盐湖和西藏藏北盐湖区。
全球钾盐储量分布情况(横屏观看):
中国钾盐开发挑战
中国钾盐资源开发面临多重挑战。98%的钾盐资源为卤水钾盐,品位较低,察尔汗钾盐基地的卤水品位仅为1.95%~1.50%,柴达木氯化钾平均品位更是只有0.46%。这种低品位矿藏的开发成本远高于固体矿藏,且盐湖中同时含有镁、硼、锂、铷等多种元素,分离难度大,技术要求高。
尽管如此,中国钾盐产量仍达到600万吨,仅次于加拿大和俄罗斯,实现了用5%的储量生产出全球15%产能的惊人成绩,保证了30%的自给率。但剩余70%的钾盐需求仍需依赖进口,主要来自俄罗斯、白俄罗斯、加拿大等钾肥巨头。
钾盐价格波动与国际形势
2022年,受俄乌冲突影响,全球钾肥供应紧张,氯化钾价格一度飙升至每吨5100元的历史高位。这一事件凸显了钾肥供应安全的重要性,也促使国际社会达成《黑海谷物倡议》,确保粮食和钾肥的出口畅通。
中国钾盐资源开发与国际合作
面对钾盐资源短缺的挑战,中国采取了多项措施。一方面,加大国内找矿力度,在川东普光、柴达木盆地黑北凹地等地取得突破,黑北凹地有望成为国内第三个亿吨级钾盐资源基地。另一方面,积极拓展海外资源,重点投资老挝钾盐项目。亚钾国际预计在2025年实现每年500万吨的产能,藏格矿业计划在2026年达产每年200万吨氯化钾。到2027年,四家企业在老挝的总产能将超过1000万吨,有望缓解中国钾盐进口压力。
亚钾国际在老挝甘蒙省的矿区:
展望未来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钾盐消费国,长期依赖进口是必然趋势。这不仅考验着中国的出海能力和国际化水平,也凸显了在全球资源治理中争取更多话语权的重要性。钾盐只是中国所需全球资源的一个缩影,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中国需要在多个领域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以保障国家资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