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是什么?与CSR的关系为何?掌握企业可持续发展四大策略
ESG是什么?与CSR的关系为何?掌握企业可持续发展四大策略
近年来,"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实践"议题受到全球重视,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与CSR(企业社会责任)更是成为评估企业发展的标准之一。许多国内外企业纷纷将ESG概念纳入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政府单位更是明订实收资本额达20亿以上的上市柜公司,需编制申报永续报告书,条列公司ESG永续实践的说明。然而,ESG为什么成为企业展现竞争力的一大指标?与CSR的关联性又是如何?本文将探讨ESG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什么是ESG?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指标
ESG是由三个英文名词缩写而来,分别代表环境(E)、社会(S)和公司治理(G),这三大面向共同构成了评估企业可持续经营的表现指标。环境方面关注企业如何针对环境可持续议题作出改善,如降低碳排放、应用可再生能源等;社会方面则聚焦在公司对员工权益、员工管理、社会参与等议题的重视程度;公司治理层面涉及企业在运营时的透明性、商业伦理、公司声誉与公正性等议题。
ESG概念最早是在2004年联合国全球契约中被提出,并开始被视作评估企业是否可持续经营与发展的指标之一。随着时代推进,ESG对企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ESG评估分数越高的公司,在面对金融危机、社会波动时的抗性就越高。重视ESG发展的公司,竞争力也会相对突出,显示ESG已成为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评判指标,受到消费者与投资方的高度关注。
ESG涵盖三大面向,与CSR定义有何不同?
ESG包含三大面向,每个面向都是企业应该重视的议题:
- 环境面向:企业应重视地球与环境可持续相关议题,在运营的同时也须考量如何友善对待自然生态,并针对环境议题提出对应策略与改善措施。
- 社会面向:企业应思考人权议题与社会责任,包含企业提供的员工福利、良好的工作环境、员工权益以及社会参与度等。
- 治理面向:涵盖企业对于整体公司运行过程透明性、公正性的要求,以及在竞争行为、商业伦理的重视,包含董事会结构、供应链管理、信息揭露等议题。
相比之下,ESG更强调可量化的目标,着重于实际的执行层面;而CSR则是企业追求可持续经营的理念,ESG是要求企业在环境、社会与治理等面向,所要实践可持续经营的评量方法。
企业落实ESG,四大策略让品牌更具竞争力
如今,不仅投资人看重企业的ESG表现,就连一般消费者也越来越重视企业在ESG各面向的作为。若企业能够全面导入并落实ESG,不仅能提升品牌形象、建立良好声誉,吸引更多投资人与消费者的青睐,还能强化公司风险管理及治理机制,有效降低金融冲击、负面新闻、劳资纠纷诉讼案等各类运营风险。
以下是四大策略,帮助企业落实ESG,从而增强品牌的市场竞争力:
提升ESG的整体认知:企业应加强公司内外部人员的ESG认知教育,确保所有员工和利益相关者都充分了解ESG的重要性及其对企业的影响。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研讨会和工作坊等方式,帮助顺利落实ESG相关策略。
系统性整合ESG目标:系统性地整合推动,有助于ESG指标的落实。因ESG涵盖范围十分广泛,建立一套完整的ESG管理系统至关重要,确保企业的战略规划和日常运营能紧密结合,具体作为包括设定明确的ESG目标、进度掌控、绩效评估、定期实施教育训练,并随时进行优化调整。
企业信息透明化:信息透明化是ESG的重要指标之一,企业需主动并定期揭露相关信息,包含各面向的具体表现,让投资人、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能全面了解企业的ESG状况,提升对品牌的信心,降低不必要的沟通成本和负面影响。
增强企业风险意识与管理能力:公司运营需面对各种不同性质的风险,无论是天灾人祸,都有可能让企业运作亮起红灯。将提升风险意识与强化风险管理能力纳入ESG策略中,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识别和管理潜在风险,有助于企业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反应并减少损失。
这些策略不仅能提升企业的ESG表现,还能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ESG成为全球企业趋势,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目标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议题的重视不断提升,各大国际企业纷纷将ESG理念融入其运营战略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瑞典家具品牌IKEA积极减少碳排放,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同时大力推行循环经济,降低过度消费的现象。而Apple公司则确保供应链中公平的劳动条件,推动多样性和包容性,打造尊重人权的优良工作环境。
这些成功案例展示了ESG在全球企业中的重要性,说明ESG不仅是一种趋势,同样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策略。企业应尽早落实ESG可持续发展,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为自身及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