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猛了!大A机会要来?小摩:大逆转就在1月底,美银:2月开始做多...
太猛了!大A机会要来?小摩:大逆转就在1月底,美银:2月开始做多...
1月13日,当大家还沉浸在上周A股的阴跌不止,4800只股票下跌;当大家还在恐慌川普上台带来的关税影响,资金避险;当大家还在为长端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行、美债收益率持续飙升、美联储降息放缓而没有方向的时候,华尔街两大外资投行突然转向,全面看多A股,并给出投资时间点。
摩根大通首席亚洲及中国股票策略师刘鸣镝1月10日表示,随着特朗普对华政策和中国回应的明朗化,中国股市大逆转,就在1月底!
据摩根大通,市场逆转后,农历新年消费、宏观经济数据、企业盈利和政策刺激等因素将影响股市表现。
报告指出,家庭大幅增加股票配置、中美关系缓和以及可能出台的更大规模收入和消费刺激政策,是2025年尚未实现的三大上行风险。
此前,刘鸣镝担任瑞银中国策略主管,于2019年和2020年蝉联中国机构投资者调研(海外部分)投资组合策略第一及亚太机构投资者调研股票策略团队第三。
如果说,摩根大通中国股票策略师刘鸣镝是个中国人,那美银看好中国股市的则是地道的美国人,且在华尔街有着“最准分析师”之称。
美银策略分析师Michael Hartnett近期表示,美股下跌将迫使特朗普政府在关税问题上做出让步,2月或3月将是开始做多美债和中国、英国以及新兴市场股市的良好时机。并且他认为,通过加大这些国际市场的敞口,也是对冲美股风险的最佳策略。
就在12月的2025年展望中,Michael Hartnett表示,他表示全球市场将继续“大政策、大动作、大尾部风险”的主题,进入2025年全球经济或将进一步分化。美国经济将呈现"通胀繁荣",而其他地区则面临"通缩衰退"风险。
具体而言,他表达了5个核心观点:一是Q1看多美股,看空中日欧银行、金融股。“美国通胀繁荣”和“全球通缩衰退”可能导致第一季度美元和股市超涨,罗素2000指数是定位超涨最佳交易;银行/金融在2024年是欧洲、日本、中国表现最好的股票板块,现在进入第一季度最易受伤/最佳做空机会。
二是Q2预计将出现美联储转向鹰派以及欧洲和亚洲的"政策恐慌"的组合,美国股市的重大调整,Q2买入非美股票,押注欧洲/亚洲政策转向宽松。
三是随着通胀超出预期,黄金(在低于2500美元/盎司时买入)、加密货币和不受欢迎的大宗商品资产类别将在2025年表现优异,一旦亚洲和欧洲出现“政策恐慌”,最好通过铜、原材料、拉美和商品来投资。
四是美债收益率超5%利空股市,看多美股2025年涨5%-10%。在2025年,美债收益率若升至5%是一个巨大机会,如果美国国债收益率超调至5%可大举买入;债券收益率无序上升是对股市最大的威胁,但我们认为美国国债收益率在2025年底更可能低于4%而非高于5%;这将使全球股市在上半年的波动转变为年底时5-10%的涨幅。
五是AI/七巨头的泡沫是最明显的“尾部风险”,因为许多投资者预期7万亿美元的货币市场基金将最终投入美国股市。我们认为,在七大科技巨头泡沫中,做多加密货币和中国股票(低估值/科技相关)是最佳选择。
不过,金石杂谈还是要说下当前A股所处的市场环境:1)国内政策处于空窗期,A股短期失去方向,都在等待增量政策;而且特朗普上台这个外部性一直压抑着市场表现。
2)央行暂停购买国债,国盛首席经济学家熊园表示,央行暂停买入国债,短期债券利率调整压力将加大。但是往后看,货币宽松还是大方向,央行也会“择机降准降息”;
3)国内利率持续下行,在央行暂停购买国债后是否能止住跌势尚不知悉。中金策略表示,中债利率下行主导的走扩往往对市场会造成压力,并伴随汇率走弱和资金流出,其背后更多反映的是宏观和政策因素的结果。
4)美国30年国债收益率飙升至5%,正如Michael Hartnett所说,美债收益率飙升至5%将是股市最大的威胁,所以上周五美股三大指数均跌超5%;而美债收益率飙升,背后反映的是美国经济增长强劲,短期没必要降息;而且市场预计下次降息要等到10月左右,而不是之前预测的6月。美联储如果按兵不动,将压制我们的降息空间,对A股并不友好。
5)近期还有一个现象,内地资金加快流入港股市场,1月以来已流入647亿,1月7日、1月8日、1月9日连续三天流入超100亿。这种现象的背后,一是抄底核心资产,比如腾讯被下杀;
二是港元较人民币持续升值,刚面向内地投资者开放份额的多只美元债互认基金被火爆申购,额度甚至告急。参考中美国债收益率,收益率一个是2%以下,一个逼近5%。
近7个交易日的资金流向来看,南下资金的一半,即300亿资金抄底腾讯(1月7日腾讯被美国列入黑名单);其他则买入中国移动、中芯国际、工商银行、小米集团、中海油、中国神华、追踪恒指的盈富基金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