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古屋大学启动临床研究:将自然音和音乐低频成分转化为振动触觉,用于心理健康护理
名古屋大学启动临床研究:将自然音和音乐低频成分转化为振动触觉,用于心理健康护理
名古屋大学与伦敦 Trusted Therapy 合作开展了一项临床研究,将自然声音和音乐中的低频成分转化为振动触觉,以期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便携式面部振动设备,受试者可在家中轻松使用。本次研究计划招募 30 名受试者,评估该技术对抑郁症、焦虑症、多动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等疾病的效果。
供图:名古屋大学
近年来,心理健康护理领域一直在寻求不依赖药物的治疗方法,利用非侵入性触觉刺激的护理方法的开发备受期待。研究团队此前曾在 2022 年面向轻度认知障碍和轻度痴呆症患者开展研究,通过连续 1 个月播放低频声波(40Hz),显著改善了患者的记忆力和注意力。2024 年,研究团队通过模型小鼠证实,该方法对代谢、体力衰退及认知功能的改善效果。
基于这些成果,本次临床研究的目标是将触觉刺激实际应用于进行心理保健。在此次的临床研究,研究团队将评估自然音和音乐中的低频成分转化为振动触觉是否可以改善睡眠质量和缓解心理症状。尤其期待该方法作为不依赖药物的非侵入性护理方式,对心理健康提供支持。
研究的目标疾病对象包括抑郁症、焦虑症、多动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等,评估项目包括睡眠质量和心理症状的改善程度。此次研究使用一款专为被试者在家中简便自我护理而设计的便携式面部振动装置。该装置能够将声学数据转化为振动,贴合面部皮肤,传递触觉刺激。其工作原理是将自然声音或音乐中的低频成分以振动形式传递至皮肤。建议每天进行两次,每次 10 到 20 分钟的自我护理。
研究计划招募有 30 名受试者(14 名男性和 16 名女性)。临床试验由爱德华兹博士在伦敦主导进行。关于振动触觉技术的安全性,已在以往的基础研究中得到证实。
在名古屋大学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铃木泰博副教授表示:“触觉是自然界的共同语言,我们的研究目标是构建触觉计算系统(既触觉信息化)”。通过声学(振动)使身体组织或细胞振动,可以对健康状况产生积极作用。
在美容方面,通过将该设备贴合面部使用,还能凝结胶原蛋白(分子水平),提升面部轮廓、实现小脸效果。此次研究还旨在用于依赖症的缓解护理、医疗资源不足地区的应用,以及推动触觉 DX(数字化转型)。该装置使用电池,轻便便携,因此也适合在灾区等环境中使用。未来还计划在乌克兰敖德萨开展创伤治疗相关的应用。
【论文信息】
期刊:Biomolecules
论文:Unmodulated 40 Hz Stimulation as a Therapeutic Strategy for Aging: Improvements in Metabolism, Frailty, and Cognitive Function in Senescence-Accelerated Prone 10 Mice
DOI:10.3390/biom14091079
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论文:The Effect of Deep Micro Vibrotactile Stimulation on Cognitive Function of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Mild Dementia
DOI:10.3390/ijerph19073803
本文原文来自《科学新闻》,翻译来自 JST 客观日本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