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宋黄善夫刻《汉书》与《后汉书》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宋黄善夫刻《汉书》与《后汉书》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005/22/10886293_1135811611.shtml

黄善夫刻本《汉书》与《后汉书》是宋代著名的史书刻本,以其精美的版刻和严谨的校勘而著称。本文将详细介绍黄善夫刻本的版刻特点、牌记形式以及刻书识语,并探讨黄善夫的生平事迹及其刻书活动的历史背景。

黄善夫刻本《史记》、《汉书》与《后汉书》在行款字数与字体风格上完全一致,刊刻时间相距不远,犹如当今同一出版社出版的一套样式统一的“丛书”。其版刻字体具有典型的南宋建刻风格,刻印精美,字大悦目。傅增湘先生曾观黄善夫本《史记》,评价道:“是书精雕初印,棱角峭厉,是建本之最精者。”

存世黄善夫刻本均刻有牌记,有的还有刻书识语,这是判断其版刻年代的重要依据。牌记类似今天出版物中的版权页,是宋代刻本书中常见的形式,一般刻在一部书的序末、目录末、卷末等处。牌记有各种形式,如刻成长方形、椭圆形、亚字形、钟形、爵形等,字体有楷体、篆体、隶书等,内容主要标示刻书时间、刻书者姓名或刻书地点,有的还标示版权或为自己的刻书做广告宣传。比如宋绍兴十年邵武朱中奉刻本《史记》中的三行长形牌记“邵武东乡朱中奉宅刊行,校勘即无讹舛,绍兴庚申八月朔记”,宋王叔边刻本《后汉书》中的五行长形牌记“本家今将前后《汉书》精加校证,并写作大字锓板刊行,的无差错,收书英杰伏望炳察,钱塘王叔边谨咨”,标榜自己的刻本校勘精审,刻印上乘,希望读者踊跃购买。宋眉山程舍人宅刻本《东都事略》牌记“眉山程舍人宅刊行,已申上司,不许覆版”,则申明版权,警示盗版者。

刻书识语性质与牌记类似,但内容较牌记丰富,形式也比较随意,亦刻于书末、卷末等处,长短不拘。如松本市立图书馆藏黄善夫本《汉书》中的刻书识语云:

“《汉书》一代之良史也,君臣行实、万世之龟鉴在焉。况文章最为近古,学者尤所究心。比因刻梓,集诸儒校本三十余家,暨予五六友,澄思静虑,雠对同异,是正舛讹,始于甲寅之春,毕于丙辰之夏,其用心勤矣。然识见凡陋,虑未审于是非。四方学古君子视其遗误,能以尺纸示诲,敬即镌改,亦丽泽之美意也。建安黄宗仁善夫谨咨。校字黄颐养正。校字陈熙舜绩。校字虞应仲诚之。校字刘之问元起。校字叶蔶子实。”

说明了此书刊刻缘由、刊刻起始时间、参与校勘者姓氏等项,由此我们可知黄善夫本《汉书》的出版工作,自光宗绍熙五年(1194)春至宁宗庆元二年(1196)夏,持续了两年时间方始完成。

黄善夫的事迹不见文献记载,我们只能从传世黄氏刻书中透露的信息,窥其大概。从《汉书》、《后汉书》的刻书识语可知,黄善夫名宗仁,字善夫,福建建安人,生活于宋光宗、宁宗时期,他在绍熙、庆元间曾组织校刻“三史”(或许同时还曾刻其他史书),也刻过《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等书。黄善夫所刻部分书版,后来因某种原因,转归与刘之问(字元起),由刘氏继续印刷发行。北大藏本《汉书》即是转归刘元起之后的印本,其中删除了黄善夫的刻书识语,而增加了一段刘元起的识语,及“建安刘元起刊于家塾之敬室”牌记,所以过去都著录作刘元起刻本。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