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老药”的前世今生系列之“不老泉”探索之旅
“不老药”的前世今生系列之“不老泉”探索之旅
人类对长生不老的追求源远流长,从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丹妙药,到现代科学对延缓衰老的研究,这一梦想始终激励着人们不断探索。本文将带你穿越时空,从历史的长河中追寻“不老药”的踪迹,探索现代科学如何为这一古老梦想注入新的希望。
说起长生不老,没有人不心驰神往,当然这也是人类最梦寐以求的干古愿望。在古代中国,求神问天、寻仙药、炼仙丹以求长生不老的故事层出不穷。《山海经》中,嫦娥因偷吃西王母赐予后羿的仙丹而奔月成仙。《西游记》中也记载了多种长生不老的良方,包括:王母的蟠桃、太上老君的仙丹、唐僧肉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欧洲等西方国家也有很多关于长生不老的故事。在3世纪麦克卡提的《亚历山大大帝传奇》著作中就讲述了亚历山大大帝的“不老泉”寻求之旅。16世纪特兰西瓦尼亚女伯爵伊丽莎白-巴瑟曾用少女的血沐浴以求长生不老,也因此被称为 “吸血女伯爵”。这些非常有趣的传说或故事都寄托着人类对长生不老的美好愿望。
“不老泉”
受这一千古美梦的诱惑,人类从未停止过对不老之道的探索。在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长河中,上至皇帝贵族,下至黎民百姓也许都曾幻想过自己可以长生不老。说起对长生不老的追求,莫过于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众所周知,秦始皇热衷于长生不老之道,对方术、炼丹术等情有独钟。早在2000多年前,秦始皇为求长生不老曾派数千童男童女前往东海寻求长生不老药。但令人惋惜的是,秦始皇不仅没能吃到长生不老药,就连秦王朝也很快就灭亡了。虽然,秦始皇对于不老之道的探索没能成功,但毋庸置疑的是,这是历史记载的关于“不老药”的重要探索,秦始皇也因此成为“衰老转化医学研究”的“第一人”。
“炼丹炉”
回归到科学本质,衰老是一个复杂而神秘的生物学过程。衰老涉及机体、组织器官、细胞和分子等多个层次的功能性衰退。随着年龄的增长,衰老相关慢性疾病的发病率逐步提升,其中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等。这些疾病不仅影响着老年人口的生活质量,也为国家的社会、经济、医学等诸多方面带来沉重的负担。现代医学认为,衰老若能得到延缓,将可能从根本上抑制多种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生。
衰老生物学已然成为生物医学领域最热门的研究主题之一
虽然,逆转衰老从而实现长生不老是难以实现的,但是延缓衰老、预防和治疗老年性疾病,从而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在科学上却是可行的。因此,深入探究衰老的本质、揭开衰老谜团、找到延缓衰老的“金钥匙”,已然成为生物医学界攻关的重点。2015年12月4日,Science杂志以衰老专刊的形式深入探讨了干细胞与健康衰老,线粒体紊乱与衰老,肠道菌群与衰老等多个前沿的衰老生物学问题。
Science 封面
事实上,这一领域也吸引了无数生物或科技巨头公司纷纷投入数以千万计的资金进行衰老生物学的科学研发。国际顶尖的基因组学家Craig Venter,建立了人类长寿有限公司(Human Longevity, Inc.,HLI),希望结合专业的基因数据库和分析软件,让老年医疗变得更有预测性、预防性和针对性。
人类长寿公司
2013年9月,谷歌(Google)公司斥资数十亿美元投资神秘项目Calico(California Life Company)。《时代》杂志曾以Calico作为封面故事,报道了Calico致力于人类寿命延长这一前卫而大胆的目标。
“时代周刊”封面
俄罗斯媒体大亨德米特里·伊茨科夫在2013年在纽约林肯中心的“全球未来2045大会”发起了一个惊人的“俄罗斯2045”计划,也称“阿凡达计划”。该计划将试图通过将大脑(意识)植入机器最终实现“不死之身”。
“2045”计划
毋庸置疑的是,寻仙药、炼仙丹的做法是荒诞不经的。皇帝们不仅没有延长寿命、长生不老,还因丹药的毒性而早早丧命。但“不老药”的研究在当代并非是虚无缥缈、遥不可及的。当然,这里我们提及的“不老药”,并不是真正的能使人获得永生的长生不老药,而是特指那些可能在将来延缓衰老、预防和治疗衰老相关疾病的生物医学手段。近年来,生物医学界在探索延缓衰老药物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科研成果。这里,“醉心科学”团队将陆续推出“不老药”的前世今生系列科普文章,期待和读者们一起梳理和分享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推动衰老生物学和转化医学的发展。
敬请关注下期“不老药”的前世今生系列之“优雅的紫丁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