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姜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和食用方法
老姜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和食用方法
老姜,作为常见的中药材之一,不仅在日常饮食中有着广泛的用途,更在中医养生保健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将详细介绍老姜的功效与作用、适用人群、禁忌以及食用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这一传统食材。
老姜的功效与作用
老姜是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主要品种有青州小黄姜、青州竹根姜、尉丰生姜等。其味辛、性热,归脾、胃、肾、心、肺经。老姜的主要功效包括:
温中止呕:老姜中的姜酮和姜烯酮混合物具有末梢性镇吐作用。口嚼老姜或贴在肚脐上,甚至嗅闻,都有助于防晕车、晕船。
活血祛寒:老姜中的有效成分能兴奋呼吸和血管运动中枢,促进血液循环。用老姜和红糖熬制的姜汤,可用于治疗风寒感冒。
开胃健脾:老姜能刺激唾液、消化液和胃液分泌,增加肠胃蠕动,增强食欲。同时,它对伤寒杆菌、霍乱弧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延缓衰老:老姜中的辣椒素能产生抗氧化酶,对抗自由基,适量食用有助于延缓衰老。
营养价值
老姜富含蛋白质、糖类、维生素等物质,并含有植物抗菌素,其杀菌作用不亚于葱和蒜。此外,老姜还含有较多的挥发油,可以抑制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防止肝脏和血清胆固醇的蓄积。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姜醇、姜烯、水芹烯、柠檬醛、芳樟醇等,还含辣味成分的姜辣素,分解生成姜酮、姜烯酮等。此外,还含天门冬素、谷氨酸、天门冬氨酸、丝氨酸、甘氨酸、苏氨酸、丙氨酸等。
适宜和禁忌
适宜人群:伤风感冒、食欲不振者。老姜辛辣多丝,可增加血液循环,有助于驱逐体内风寒,故伤风感冒者适宜食用。老姜里面的挥发油能够增强胃液的分泌和肠胃蠕动,帮助消化,故食欲不振者适宜食用。
禁忌人群:阴虚内热、肝炎患者。阴虚即燥热体质,表现为手脚心发热、手心有汗、爱喝水,经常口干、眼干、鼻干、皮肤干燥、心烦易怒、睡眠不好,而老姜性辛温,阴虚的人吃老姜会加重的症状,故阴虚内热者不宜食用。老姜主要成分是挥发油、姜酚、树脂、淀粉,姜酚和黄樟素可引起肝炎患者肝细胞变性、坏死、间质组织增生和炎症浸润,从而导致肝功能障碍,故肝炎患者不宜食用。
特殊人群食用注意事项
孕妇:孕妇在怀孕期间可以利用老姜来缓解孕吐,而且老姜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但是老姜属于刺激性的食物,孕妇应少吃。
婴幼儿:老姜味辛、性热,婴幼儿食用后可能会影响味蕾和身体的发育,因此应谨慎食用。
温馨提示
老姜不宜在晚上食用,因为老姜含有的姜酚会刺激肠胃蠕动,在白天可增强脾胃功能,但在晚上会影响到睡眠,而且会对肠道产生一定的伤害。
腐烂的老姜中含有毒物质黄樟素,其对肝脏有剧毒,可使肝细胞变性坏死,所以一旦发现老姜腐烂一定不能食用。
食用方法
泡水:将老姜切成细末后用开水冲泡,也可以加入适量的糖,能起到温阳散寒的功效,也可以用于风寒感冒。
熬汤:在熬鸡汤、鱼汤时可以适当放入老姜,能起到祛除腥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