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台湾也有这些高校……
原来,台湾也有这些高校……
2024年高考落下帷幕,填报高考志愿成了考生们的头等大事。你知道吗?清华、中山这些大陆知名大学,在台湾也有同名高校。
苏州大学
江苏的苏州大学和台湾的东吴大学,有着“复制粘贴”般的同款校徽。
1840年以后,清朝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伴随着连连溃败的战事,社会呼吁改革及学习列强之长的声浪日涨。在这样的背景下,博习书院、宫巷书院在苏州诞生,中西书院在上海诞生。1900年,3个书院合并,同时在苏州天赐庄博习书院旧址扩建大学。这就是东吴大学,20世纪中国第一所民办大学。后来,又改名为苏州大学。
1951年,东吴在台校友倡议“复校”,成立校董会,并先行成立了“东吴补习学校”。1954年,因办校成效显着,成为台湾第一所私立大学。
除了几乎相同的校徽,这两所高校的英文名也一模一样,都是“Soochow University”,因为苏州在三国时代就被称作“东吴”。
清华大学
“一笔写不出两个清华”,两岸的清华大学同样同根同源。
台湾新竹清华大学的前5任校长都出自北京清华,他们把治学理念、育人精神和校风都带到了台湾新竹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是两岸清华人共同的精神追求。
如今,台湾新竹清华大学的校史介绍,依然是从北京清华大学开始算起的。
中山大学
“振兴中华、永志勿忘”。这是广州中山大学的校歌,也是台湾中山大学的校歌。两岸中山大学源于一脉。孙中山先生当年创建了一武一文两大学府。武为黄埔军校,文为广东大学,1926年广东大学更名为中山大学,台湾中山大学1980年在高雄设立。
今年是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同大陆的中山大学一样,台湾中山大学的学子们,同样秉承着“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探寻真理、不断追求学术的卓越。
交通大学
五交同源,大陆有上海交大、西安交大、西南交大、北京交大,台湾则有阳明交通大学。
两岸交通大学源于1896年在上海创办的上海南洋公学,1921年改名为交通大学。1958年,交通大学在台湾新竹复校,成为台湾第一所理工科大学。2021年,台湾交通大学与阳明大学合并为台湾阳明交通大学。
台湾阳明交大的电子研究所在电子科技领域颇有建树。当年,台湾第一台电视发射机、第一台电子计算器、第一个激光器、集成电路,都是由这个电子研究所研制成功的。同时,研究所也培养了许多电子信息科技方面的人才。
除了共同的名字外,两岸五所交通大学还传承着共同的精神象征——饮水思源纪念碑,以示饮水思源,文脉交通。
在台湾,学科能力测验与大陆的高考类似,除此之外,对部分学测科目分数不满意的,可以参加分科测验。在部分专业名称上,两岸也有不同的叫法,比如大陆的计算机专业、酒店管理专业,在台湾则被称为“资讯工程学系”“餐旅管理系”。
两岸高等学校的考试方式和专业名称虽有差异,但一所所同名高校的背后,是两岸割不断的文脉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