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辐流式沉淀池设计计算方法详解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辐流式沉淀池设计计算方法详解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kdun.com/ask/1384359.html

辐流式沉淀池是污水处理过程中重要的设施之一,其设计计算涉及多个关键参数和步骤。本文将详细介绍辐流式沉淀池的设计参数、计算方法及注意事项,并通过具体示例帮助读者掌握其设计要点。

设计参数与基本要求

  • 池形与尺寸:辐流式沉淀池一般采用圆形或正方形结构,直径通常在6至100米之间,池子的有效水深一般在2.5至5.0米之间,而周边深度则在1.5至3.0米之间。
  • 径深比(D/H):对于辐流式沉淀池,径深比(D/H)一般控制在6至12之间,这个比值确保了水流能够以辐射形式均匀分布,有利于悬浮颗粒的沉降。
  • 表面负荷与停留时间:表面负荷和停留时间是设计中的关键参数,自然沉淀的表面负荷一般为0.07至0.08立方米每平方米每小时,总停留时间为4.5至13.5小时;混凝沉淀的表面负荷为0.4至0.5立方米每平方米每小时,总停留时间为2至6小时。
  • 刮泥机与排泥方式:辐流式沉淀池多采用回转式刮泥机进行污泥收集,刮泥机将沉至池底的污泥刮至池中心的污泥斗,再通过重力或污泥泵排走,池底坡度平缓,通常不小于0.05,以确保污泥能够顺利滑向中心。

设计计算步骤

  1. 确定池面积与直径:首先根据最大设计流量Qmax和选定的表面负荷q′,计算所需的沉淀池水面面积F,公式为:F = Qmax / (n * q′),其中n为池数,根据面积和径深比确定池子的直径D。
  2. 计算有效水深:有效水深h2可以通过公式h2 = q′ * t计算,其中t为沉淀时间。
  3. 校核径深比:确保计算出的直径D与有效水深h2的比值在6至12的范围内。
  4. 计算污泥斗容积:根据每人每日产生的污泥量S、设计人口N以及两次清除污泥间隔时间T,计算每日污泥量V,根据污泥斗的高度、上部半径r1和下部半径r2,计算污泥斗的容积V1。
  5. 计算总高度:沉淀池的总高度H包括超高、有效水深、池底坡落差、污泥斗高度等部分。

计算公式汇总

  • F = Qmax / (n * q′)
  • D = sqrt(4F / π)
  • h2 = q′ * t
  • V = SNT / 1000n
  • V1 = πh5(r1² + r1r2 + r2²) / 3
  • H = 0.3 + h2 + 0.5 + h4 + 1.73

设计注意事项

  • 进水口周围应设置整流板,整流板的开孔面积为过水断面面积的6%至20%。
  • 浮渣应采用浮渣刮板机收集,并在出水堰前设置浮渣挡板。
  • 当池子直径较小时,可以采用多斗排泥的方式;当直径大于20米时,可采用中心转动刮泥机或周边转动刮泥机。

设计示例

假设某城市污水处理厂最大设计流量Qmax为43200立方米每天,设计人口N为25万人,采用机械刮泥,设计采用辐流式沉淀池。

  1. 根据公式F = Qmax / (n * q′),取n=2个池子,q′=2立方米每平方米每小时,计算得F=450平方米。
  2. 根据径深比D/h=6至12,取D=24米(满足条件)。
  3. 计算有效水深h2=q′t=2*1.5=3米。
  4. 校核径深比D/h2=24/3=8,在6至12范围内,满足要求。
  5. 根据公式V=SNT/1000n,取S=0.5升每人每天,T=4小时,计算得V=10.4立方米。
  6. 根据污泥斗高度、上部半径和下部半径,计算污泥斗容积V1=9.6立方米。
  7. 计算总高度H=0.3+3+0.5+0.51+1.73=6.04米。

通过以上步骤和计算,可以完成辐流式沉淀池的设计。需要注意的是,实际设计过程中可能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地质条件、气候条件、施工难度等,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