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旗背后的故事】“案子结了,病情好了,过日子更有奔头了!”
【锦旗背后的故事】“案子结了,病情好了,过日子更有奔头了!”
编者按:锦旗虽轻,词句无华,却承载着当事人对法院工作的情感认同和对法官工作的认可与信赖。本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辽宁阜新的真实故事,展现了司法为民的生动实践。
“大爷,您今天来是要起诉什么案子吗?”“我没案子啦,我今天是专程来给法庭送锦旗的。”近日一大早,彰武县法院冯家法庭诉讼服务站迎来了一张熟悉的面孔。
这位熟悉的面孔是年过60的李大爷,他在镇上经营着一家农资经销店,买卖上经济往来频繁,性格上又是一个“好说话儿”的人。一年前,李大爷生病需要筹钱医治,当他想要回借出、赊出的欠款时却迟迟要不回来了。为此,近一年来,李大爷因陈年借款、拖欠的货款、不良贷款记录错误等纠纷,陆陆续续到法庭起诉了7名被告。
冯家法庭为尽快审结案件,迅速联系村委会,并多次下乡开展送达工作。在调解过程中,法官耐心梳理多年的糊涂账,详细向当事人释明法律法规,明确利息金额,积极引导、督促被告履行还款义务。最终,在法官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李大爷那些原本难以收回的欠款有了着落。其中一笔欠款在达成调解后的一周内就履行完毕,另有三笔欠款已收到一半以上的还款。
李大爷感慨地说:“王楠法官在哈尔套法庭的时候,就审理过我的案子。当时,多亏了她公正担当,才帮我清除了两年来一直困扰我的不良贷款保证人记录,也解开了我的心结。”
李大爷提到的这起案件经王楠法官审理查明,是某银行因操作失误,导致李大爷存在担保逾期记录,进而产生了不真实的不良征信记录。法官考虑到银行作为专业金融机构,在操作系统时理应严谨细致,其过错行为致使李大爷社会信用受损,给李大爷带来了一系列不便与挫折。因此,根据银行的过错程度及侵权行为后果,法院支持了李大爷关于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请求。
“真没想到,我到冯家法庭起诉要回欠款,再次遇到了王楠法官,这可真是缘分!是冯家法庭法官们的努力调解才让我有钱看病,让我的日子过得更有奔头,我一定要好好感谢你们!”
送锦旗时,李大爷开心地招呼法官们一定要和他一起合影。“因为今天值得被纪念,请帮我留下这珍贵的时刻。”
相机快门按下,定格的不仅是李大爷欢喜的笑容,更是他在案结事了后,褪去阴霾、走出困顿,重新开始生活坚定的信心。
如今,官司结了,病情好了,李大爷的脸上再也不见往日因案件未决而生的踌躇与忧愁,取而代之的是对生活满满的幸福憧憬。而这,也正是人民法院用心审理每一起案件所追求的公平正义终极目标。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