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妈妈准爸爸必读:新生儿溶血病的成因、症状与预防
准妈妈准爸爸必读:新生儿溶血病的成因、症状与预防
新生儿溶血病是准父母们需要特别关注的一个健康问题。当母亲和胎儿的血型不合时,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风险。本文将详细解释新生儿溶血病的原因、症状、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帮助准父母们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及时采取必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什么是新生儿溶血症
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是指母婴血型不合,母血中血型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发生同种免疫反应导致胎儿、新生儿红细胞破坏而引起的溶血。
新生儿溶血的原因
ABO溶血
主要见于母亲O型血、胎儿A型或B型血,40%~50%发生于第一胎。
图源:@医学界
原因是:
O型母亲妊娠第一胎前,已受到自然界存在A或B血型物质(植物、寄生虫、疫苗等)的刺激,产生抗A或抗B的抗体。
在母子血型不合中,仅1/5新生儿发生ABO溶血病。
图源:@医学界
提问:
母亲为“O”,子为A或B,一定会发生溶血吗?
答:不会。
因为正常的情况的确有抗体,但是量不够,需要自然界A或B抗原刺激。
RH溶血
Rh溶血主要就见于两种情况:
- 母亲为Rh阴性、胎儿为Rh阳性的情况。
- 或者母亲虽然为Rh阳性,但缺乏其他抗原时(如E抗原等),而胎儿刚好含有该抗原,也可发生Rh血型不合反应。
Rh溶血病一般不发生于第一胎,但当母亲既往有输过Rh阳性血或流产等情况,第一胎也可能会发病。
新生儿溶血的症状
黄疸
Rh溶血者大多在 24 小时内出现黄疸并迅速加重,而 ABO 溶血大多在出生后2~3天出现。
贫血
Rh溶血者一般贫血出现早且重;ABO 溶血者贫血少,一般到新生儿后期才出现。
肝脾肿大
Rh溶血病患儿多有不同程度的肝脾肿大,ABO 溶血病患儿则不明显。
胎儿水肿
当胎儿血红蛋白下降至 40g/L以下时,由于严重缺氧、充血性心力衰竭、肾脏重吸收水盐增加、继发于肝功能损害的低蛋白血症等,可致胎儿水肿。
胆红素脑病(核黄疸)
一般发生在生后2~7天,早产儿尤易发生。典型临床表现包括警告期、痉挛期、恢复期及后遗症期。
新生儿溶血的治疗方法
蓝光治疗
这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药物治疗
供给白蛋白、纠正代谢性酸中毒、肝酶诱导、静脉用免疫球蛋白。
换血疗法
换出部分游离抗体和致敏红细胞,减轻溶血;换出血中大量胆红素,防止发生胆红素脑病。
如何预防新生儿溶血症
- Rh阴性妇女在流产或分娩Rh阳性第一胎后,应尽早注射相应的抗Rh免疫球蛋白,以中和进入母血的Rh抗原。
- 临床目前常用方法是对RhD阴性妇女在孕28周和分娩RhD阳性胎儿后,72小时内分别肌注抗D球蛋白300ug。
新生儿溶血病,这个在新生儿健康领域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我们给予高度关注并采取积极行动。及时察觉并尽早治疗,是保障新生儿健康成长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崔焱,张玉侠.儿科护理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
[2] 陈清艳,王秋实.新生儿溶血病发病机制及产前诊断研究进展[J].临床输血与检验,2021,23(05):578-584.
[3] 庞立坤.128例新生儿溶血病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J].人人健康,2022,(27):105-107.
[4] 王薇薇,明丹,贾丽芳,等.新生儿溶血病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处方药,2023,21(04):159-161.
[5] 张敏, 王清萍. 周围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的护理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22, 22(2):107-109,113.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