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28448920_121123848

《画禅室随笔》是明代书画家董其昌的代表作,这本著作不仅展现了其在书画艺术方面的卓越成就,更体现了其独特的艺术思想和人生哲学。本文将通过解读《画禅室随笔》,带领读者深入了解这位艺术大师的思想世界。


董其昌《嘉树垂荫图轴》(万历三十六年)

一代宗师

《画禅室随笔》一书,正如其名,既涉及书画艺术,又蕴含禅学智慧。该书最后一卷名为“禅悦”,详细记载了董其昌与憨山大师的交往,以及他对佛经的理解、对公案的体察、对儒佛的会通和对禅法的实践。全篇充满禅语,展现了董其昌对经典的深刻理解,以及其清雅脱俗的人格魅力。《明史》评价董其昌“性和易,通禅理,萧闲吐纳,终日无俗语”,可谓贴切之至。

董其昌在书画领域的成就已成定论,他在《画禅室随笔》中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艺术见解。例如,在书法方面,他主张“以奇为正”“结字得势”,强调临帖时要领悟“精神流露处”;在绘画方面,他提出了著名的“南北宗”理论;在文学方面,他提出了“文家要养精神”的观点;在禅学方面,他提出了“离妄无真,真该妄末,妄徹真原,斩头觅活,无有是处”的真言。




董其昌行书李白诗篇

字应该怎么写?

董其昌曾回忆自己学习书法的经历。十七岁时,他在郡试中因字写得不够好而被排在第二名,这促使他发愤练习书法。起初他临摹颜真卿的《多宝塔》,后来改学虞世南,再后来又转向王羲之和钟繇的魏晋名帖。直到后来在嘉兴项元汴家见到历代名家真迹,并在南京见到王羲之的《官奴帖》,他才意识到自己的狂妄,并产生了焚笔研的决心。

董其昌用香严智闲禅师的故事来说明自己的惭愧。香严智闲禅师在百丈怀海圆寂后,去拜访沩山灵佑禅师。沩山灵佑问他:“父母未生时,试道一句看。”香严智闲一片茫然,无法回答。后来他烧掉所有经书,决定做个长行粥饭僧。一天,他在挖地除草时,无意间打在竹子上发出“啪”的一声,忽然大悟,写下了《击竹偈》。这个故事说明,真正的道不是文字能表达的,也不是思虑能到达的,唯有身心彻底放下,方能领悟。

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提出了许多关于书法本质的真知灼见。例如:“古人神气淋漓翰墨间,妙处在随意所如,自成体势,故为作者。字如算子,便不是书,谓说定法也。”“书家未有学古而不变者也。”“欲造极处,使精神不可磨没。所谓神品,以吾神所著故也。”这些言论都超越了书法的外在形式,深入探讨了书法艺术的本质。


董其昌《空山梵宇》

作画与文章

在《画禅室随笔》中,董其昌对绘画和文章创作也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画家六法,一气韵生动。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有天授。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鄞卾,随手写出,皆为山水传神矣。”“画家以古人为师,已自上乘,进此当以天地为师。”“画家之妙,全在烟云变灭中。”“画之道,所谓宇宙在乎手中。眼前无非生机,故其人往往多寿。至如刻画细谨,为造物役者,乃能损寿。盖无生机也。”

在谈论文章创作时,董其昌的观点同样发人深省:“凡作文,原是虚架子,如棚中傀儡,抽牵由人,非一定死煞真有一篇文字。”“东坡水月之喻,盖自《肇论》得之,所谓不迁义也。文人冥搜内典,往往如凿空,不知乃沙门辈家常饭耳。大藏教若演之,有许大文字。”“作文要得解悟。时文不在学,只在悟。平日须体认一番,才有妙悟。”“多少伶俐汉,只被那卑琐局曲情态耽搁一生。若要做个出头人,直须放开此心,令之至虚,若天空,若海阔。又令之极乐,若曾点游春,若茂叔观莲。洒洒落落,一切过去相,现在相,未来相,绝不挂念。到大有入处,便是担当宇宙的人。何论雕虫末技?”


《虞山雨霁图》(明·董其昌)

禅是怎么回事?

《画禅室随笔》以“禅悦”篇收尾,展现了董其昌对禅学的独特理解。他引用《华严经》的话:“一念普观无量劫,无去无来亦无住。如是了达三世事,超诸方便成十方。”并引用李长者和永嘉大师的解释,说明当前心中一念的重要性。他认为,当前一念应该了了自知,因为这便是禅的用功处。心之所现,无论过去现在将来,无论是非对错美丑爱憎,均体现在当前一念。当前的一念是什么,我人便相应是什么样的人,因此当前的一念不知不修,更知什么、修什么?

董其昌认为,当前一念若说其有,无有是处,无可捉摸,毕竟生灭;若说其无,却又如滔滔江水不断呈现。念念来去如浮云,无论念色身、念荣辱、念功利还是念爱憎,都是因缘聚合,如水泡出没,如梦幻空花,其虽言有,但本非我有,无需执著——如此则湛然常寂。禅者了知这一实相,从而能渐渐做到不再相信自我而悟无我之真。


董其昌《林和靖诗意图》(万历四十二年)

《画禅室随笔》是董其昌的代表作,除了无数精彩的书画作品,董其昌也为我们留下了这么一本小小的文字集。然而,文字有限,义理无限,一如我国为数众多的伟大的古人,董其昌为我们留下的,不在其书画作品,也不在其书籍,而或更在其作品和文字之外的古人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