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中以色列的王,所罗门的智慧到底有多厉害!
《圣经》中以色列的王,所罗门的智慧到底有多厉害!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个人被誉为"智慧之王",他的名字如同璀璨的明珠,照亮了古以色列的历史天空。他就是所罗门,大卫王的儿子,一位集智慧、文学才华和治国才能于一身的伟大君王。
首先,让我们探究一下所罗门的智慧从何而来?
所罗门从他父亲大卫王即位后,一天在献祭的当天晚上,他在睡梦中,圣经这样描述他智慧的来源:
在基遍,夜间梦中,耶和华神向所罗门显现,问他说:“你愿我赐你什么?你可以求。”所罗门说:“耶和华我的神啊,如今你使仆人接续我父亲大卫作王;但我是幼童,不知道应当怎样出入。仆人住在你所拣选的民中,这民多得不可胜数。所以求你赐我智慧,可以判断你的民,能辨别是非。不然,谁能判断这众多的民呢?”
所罗门因为求这事,就蒙主喜悦。
耶和华神说:“你既然求这事,不为自己求寿、求富,也不求灭绝你仇敌的性命,单求智慧可以听讼,我就应允你,赐你聪明智慧,甚至在你以前没有像你的,在你以后也没有像你的。你所没有求的我也赐给你,就是富足、尊荣,使你在世的日子,列王中没有一个能比你的。”
神赐给所罗门机会,让他随意向他求什么,所罗门只求了智慧,他渴望拥有判别力,拥有审判真假是非的智慧,好好地行使神的旨意,能明察秋毫,完成自己的职份。
所罗门求在了耶和华神的心意上,他没有自私的为自己求富足、尊荣,所以,神也把他没有求的赏赐给他,超过他所求所想。
那么,神赐给所罗门的智慧究竟有多大呢?圣经是这样记载的:
神赐给所罗门极大的智慧聪明和广大的心,如同海沙不可测量。
所罗门的智慧超过东方人和埃及人的一切智慧。
他的智慧胜过万人,胜过以斯拉人以探,并玛曷的儿子希幔、甲各、达大的智慧,他的名声传扬在四围的列国。
他作箴言三千句,诗歌一千零五首。 他讲论草木,自黎巴嫩的香柏树直到墙上长的牛膝草,又讲论飞禽走兽、昆虫水族。
天下列王听见所罗门的智慧,就都差人来听他的智慧话。
我们大家都知道,箴言是用精简的语言表达了很深的人生哲理。不仅如此,所罗门还写了许多诗歌,知道自然界各样的草木和飞禽走兽。
所罗门做的箴言三千句,是有关道德和智慧的话语,包括正确的建议,睿智的观察,道德的劝勉,圣洁生活的原则,以及幸福和繁荣的有益劝诫。
当你读圣经《箴言》时,会发现讲的不是很深奥的大道理,而是教人行事为人的态度,一种实际的智慧,涉及人生的各个方面,教导人做出明智的决策和行动。所罗门写的《箴言》好像父亲劝诫儿女一样,让人从他的话语中得到莫大的裨益。
所罗门的智慧声名远播,使他在四围的列国中享有盛名。有很多遥远的国家差遣使者来拜访他,也有一些君主亲身过来拜访,当时的示巴女王就选择了亲身拜访所罗门。
示巴女王听见所罗门因耶和华之名所得的名声,就来要用难解的话试问所罗门。 所罗门王将她所问的都答上了,没有一句不明白、不能答的。
示巴女王见所罗门大有智慧,他所建造的宫室, 席上的珍馐美味,群臣分列而坐,仆人两旁侍立,以及他们的衣服装饰和酒政的衣服装饰,又见他上耶和华殿的台阶,就诧异得神不守舍; 对所罗门王说:“我在本国里所听见论到你的事和你的智慧实在是真的! 我起先不信那些话,及至我来亲眼见了才知道人所告诉我的还不到一半。
示巴女王亲身来见所罗门,要察看所听到关于他的一切是否真实,她所提的问题涉及各个方面。所罗门对这些问题都做了有益机智的回答。示巴女王看所罗门极有智慧与财富,诧异得神不守舍,不再出难题反而佩服的五体投地。天下列王与贵族来见所罗门,都与他有同样的体验。
除此之外,所罗门的智慧还表现在他的断案能力上。
在一个复杂的案件中,两个妓女争论一个活孩子和一个死孩子的归属。两个妓女都坚称自己是活孩子的母亲,而死孩子是对方的。彼此你来我往,争吵不休。
在激烈的争吵中,所罗门命令拿刀来,将活孩子劈成两半,一半给头一个妓女,一半给第二个妓女。
头一个妓女为自己的孩子感到心急,请求国王将活孩子给第二个妓女,不要杀他。而第二个妓女则表示这孩子既不归她也不归头一个妓女,把活孩子劈了吧。
所罗门用这个看似残酷的方法,判断出真正的母亲,并将孩子归还给她。
这个案件体现出所罗门深谙人性,从爱和怜悯入手,用看似残忍的手段激发出亲生母亲的母爱和对方的嫉妒之心,轻松就判断出谁是孩子的亲生母亲。迅速而公正地解决了一个看似无解的难题。
这个故事迅速传遍了整个国家,所罗门王更加被子民尊重和敬仰。
所罗门从神得到极大的聪明智慧,他治国初期表现得非常英明,他的决策也确实带领以色列国走向了鼎盛,但他却没有一直按智慧去行。
在所罗门年老的时候,他的妃嫔诱惑他去随从别神,他为这些妃子建造多座偶像神坛,开始偏离神的律法,致使灵性冷淡,违背了对上帝的信仰,最终令自己强大的王国分裂。
所罗门被誉为智慧王,这不仅源于他从上帝那里获得的智慧,更在于他运用这份智慧为人民带来公正与和平。
所罗门的故事进一步告诉我们,真正的智慧不仅仅是知识和才能的积累,更关键的是如何明智地运用它们,同时始终坚守信仰和道德的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