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康熙雍正蓝釉瓷器鉴定指南:高清组图详解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康熙雍正蓝釉瓷器鉴定指南:高清组图详解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126/09/85464874_1140439608.shtml

蓝釉瓷器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康熙、雍正时期的蓝釉瓷器,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价值著称。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两个时期蓝釉瓷器的鉴定要点,包括器型、胎釉、纹饰和款识等方面的知识。

康熙时期蓝釉瓷器

器型

康熙官窑祭蓝釉器物以仿明宣德器物多见,有瓶、尊、盘、碗等,民窑以祭祀器多见。康熙洒蓝釉器物以民窑器多见,器型丰富,有锥把瓶、棒槌瓶、凤尾尊、将军罐、花觚、多穆壶、提梁壶、钟、盒、盘、碗、文房用具等。

康熙天蓝釉器型相当丰富,瓶类有梅瓶、胆瓶、直颈瓶、菊瓣瓶、柳叶瓶等;尊有琵琶尊、墒耳尊、撇口尊、苹果尊等;其他器型有花觚、罐、洗、缸、水盂、水丞、盘、碟以及文房用具等。孔雀蓝釉器物较少,器型也不丰富,见有瓜棱式瓶、笔筒等。

胎釉

康熙祭蓝釉釉面匀净滋润,色泽深沉,呈色稳定,美艳绝伦。釉有薄厚之分,薄者玻璃质感强烈,厚者光泽度不强,釉色深者几近茄皮紫色。官窑洒蓝釉器物呈色稳定,釉面匀净,色泽艳丽,做工精细,有玻璃质光泽,深浅不一的蓝色斑点似隐似现于釉下,与宣德明显的大块斑点不同。民窑洒蓝釉器物色泽稍微暗淡,缺乏官窑釉色的艳丽之感,民间称之为“鱼子蓝”。康熙天蓝釉釉色浅淡匀净,幽静淡雅,釉质细腻,施釉均匀,通体浑然一色,恰如蔚蓝的天空。另有在口沿处涂酱色釉汁。

纹饰

祭蓝釉器多光素无纹饰。祭蓝釉器除无纹饰外,还有以祭蓝釉为地,上施其他彩的器物,多为五彩,或描金纹饰,纹饰有云纹、凤纹、圆点纹、如意纹等,纹饰描绘疏密有致,丝毫不显繁;另有暗刻纹饰,多为仿青铜器纹饰,如夔龙、夔凤、饕餮、回纹等。

款识

康熙蓝釉器物或青花双圈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款,或篆书六字三行款,或无款识。民窑祭蓝釉器多为祭器,如“凝远宋氏祭器”款识。

雍正时期蓝釉瓷器

雍正时期瓷器烧造技术较康熙时有了提高,尤以唐英任御窑厂督陶官时成绩最为显著,所制各式釉都烧制得极为成功。祭蓝釉器的生产仍然是蓝釉器生产中的大宗,洒蓝釉器物相对较少,但艺术成就颇高。天蓝釉制作技术更为进步,制作数量较大,器型丰富。

器型

雍正祭蓝釉器器型多样,见有梅瓶、玉壶春瓶、锥把瓶、壶、石榴尊、缸、罐、盆、钵、渣斗、洗、碗、高足碗、杯、盘等。洒蓝釉器型有蒜头瓶、菊瓣瓶、石榴尊、尊、缸、花盆、洗、盘、菊瓣盘等。

天蓝釉器型中的瓶有方瓶、玉壶春瓶、锥把瓶、纸槌瓶、天球瓶、穿带瓶、龙耳瓶、象耳瓶、环耳方瓶、绥带耳瓶等;罐有莲子罐、鼓式盖罐等;其他器型有尊、觚、炉、缸、花盆、洗、渣斗、花浇、碗、盏托、杯、菊瓣盘、盘、碟等。

胎釉

雍正祭蓝釉器釉面匀净莹润,色泽深沉泛紫,极为艳丽,施釉匀净,釉下有密集的小气泡,玻璃质感强烈。洒蓝釉制作极精,胎体较康熙时轻薄,其釉色富于变化,青、白、蓝色斑点密布,但不及康熙时匀净。更为难得的是其釉多有意模仿天然青金的色泽,釉面有浓重的青褐色,有“鬼脸青”之谓。天蓝釉器物釉色呈色稳定,色调淡雅明净,釉色有深浅两种,深者似雨后蓝天,浅者色如月牙,极具疏朗之美。

款识

雍正蓝釉器或书青花双圈“大清雍正年制”楷款,或为四字、六字篆款,或为外底不施釉的阴刻六字篆款。尤为别致的是天蓝釉四联瓶,是将“雍正年制”分书于每一小瓶底足。雍正官窑蓝釉器亦有署堂名款的,如“朗阁制”或“朗吟阁制”款。“郎吟阁”为雍正皇帝为亲王时的堂名款。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