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特色面食:从金线油塔到泡泡油糕
西安特色面食:从金线油塔到泡泡油糕
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其面食文化源远流长。从金线油塔到泡泡油糕,从黄桂柿子饼到千层油酥饼,每一道面食都凝聚着历史的智慧和匠人的匠心。这些美食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味蕾,更承载着这座城市独特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
金线油塔(荣获“中华名小吃”称号)
小吃典故
金线油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最初属于蒸饼,亦称“油塌”,是唐丞相段文昌家中的女厨所擅长的技艺,后流传民间。经过历代厨师的精心改进,金线油塔在制作时,除了加入适量的猪板油和调料外,更注重调面、切丝和盘形的工艺。
制作技艺
- 特粉加水和成软面团,稍饧。
- 猪板油与五香粉、精盐拌匀,做成板油泥。
- 将面团擀成方形片,涂上板油泥抹平卷起再擀成3分厚的片,顺长切成细丝,用手拉长在食指与中指上盘绕成圆塔形成为油塔坯。
- 普通粉和成面团后擀成两片薄片,一片铺在笼屉上,上面摆放油塔坯,另一片盖在油塔坯上上笼蒸熟。
- 出笼时取掉面片,每两个油塔合在一起,用手略拍打、抖动至蓬松,放入盘中。食时配蒜茸。
特点
松软绵润,油而不腻。
泡泡油糕(荣获“金鼎奖”、“中华名小吃”称号)
西安特色小吃介绍
泡泡油糕源自唐代“烧尾宴”中的名点“油浴饼”。出锅后的油糕色泽乳白,糕面膨松,犹如轻纱制就、蝉翼堆成,巧夺天工。因其形状似泡沫,故得名“泡泡油糕”。
制作技艺
- 面粉上笼蒸熟。把开水与大油混和搅匀加入面粉,放在案上晾凉,再用凉开水分数次掺入面中揉成烫面团。
- 将豆沙馅包入面团。
- 平底锅内添油烧至四成热时,投入油糕,及时翻过待油糕气泡冒出时,推到锅边,略煎一会。
特点
色泽乳白,绵软酥甜,入口即化。
黄桂柿子饼(荣获“中华名小吃”称号)
小吃典故
黄桂柿子饼,又称火晶柿子饼。据传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后,临潼老百姓用当地所产的火晶柿子拌上面粉,烙成柿子饼,让将士们充饥。后流传下来,经过西安饭庄厨师不断改进,发展成现在的黄桂柿子饼。
制作技艺
- 柿子取把、揭皮,用箩网过滤成柿子浆。
- 柿子浆与面粉和成软面团。
- 取柿子面一块25克按平,包入豆沙馅和黄桂,封口压成圆饼形。
- 平底锅将油烧至六成热,放入饼坯,来回翻转至两面呈棕黄色。
特点
色泽棕黄,柿面粘甜,黄桂芳香。
千层油酥饼(荣获“金鼎奖”、“中华名小吃”称号)
小吃典故
千层油酥饼被誉为“长安第一点”小吃。相传,唐玄奘法师取经回长安后,翻译佛经达千卷时,唐高宗李治命宫中御厨专门用植物油炸成“千层烙饼”,赏赐给玄奘,以示慰劳和表彰。后经历代厨师不断改进,取名为千层油酥饼。千余年来历久不衰,一直流传至今。
制作技艺
- 将500克特粉与清油反复揉搓成酥面。
- 500克特粉兑碱水揉成面絮,再掺入温水反复揉搓至面皮发光,揪成面剂,搓长条,抹上油,稍饧。
- 将面剂擀成色脊片,抹上酥面,撒上椒盐,然后将右边的面头拾起向外扯长,再把扯长的三分之二回折几折,这样边卷边抹油,最后扭成螺旋状成饼坯。
- 烘盘内放油,放入饼坯,进烤箱烘烤20分钟。
特点
色泽金黄,酥脆咸香。
枣肉沫糊(荣获“中华名小吃”称号)
介绍
枣肉沫糊选用陕西大荔县红枣为主料,这种枣外形椭圆,皮极薄,肉脆嫩,汁多味甜。用这种枣烹制的枣肉沫糊,色红味甜,滑润可口,并有滋阴壮阳之功效,特别受到老人和孩子的欢迎。
制作技艺
- 大枣洗净装盆中,放入清水1000克,上笼蒸3个小时。
- 取出大枣放凉,然后用箩过滤出枣汁,除去皮核。
- 炒锅置火上,加入枣泥、水和白糖烧沸。
特点
色泽棕红,酸甜适口,滑润清香。
荠菜春卷
西安特色小吃介绍
春卷由唐代的“春盘”,宋代的“春饼”演变而来,过去每当立春之后,西安饭庄的荠菜春卷便应市飨客,很受顾客喜爱。现经过改进的春卷,根据不同的季节,包入不同的馅,不仅春天能吃到,在其他各个季节都能吃到。
制作技艺
- 面粉加入盐和水,拌成浆糊状,然后将平底锅置火上,倒入面浆,摊一个圆形薄饼,即制成春卷皮。
- 炒锅内添油倒入鸡丝、荠菜,加盐、酱油、味精,炒熟出锅。
- 把馅放在皮上包成条形,用蛋液粘合。
- 锅内添油烧至七成热,下入春卷炸至皮脆色黄时,捞出。
特点
色泽金黄,皮酥脆、馅鲜香。
大肉臊子面
制作技艺
- 大肉、土豆、胡萝卜切丁,木耳撕片。
- 锅内添油,投入肉丁煸炒出香味,加葱、姜、胡萝卜丁、土豆丁煸炒,然后烹进料酒、盐、酱油、味精、鲜汤炖熟。
- 将面条入开水锅中煮熟,捞入碗中浇上臊子。
特点
面条筋斗,臊子味香。
小笼素蒸饺
制作技艺
- 紫兰花粉一半用上汤烫熟,一半加入凉水,混合揉成半烫面团。
- 青菜氽熟,去水、剁细,鸡蛋炒熟剁细,豆腐干炸成金色、剁细,水发香菇、干贝切碎,放入盆中,加调料拌匀成馅。
- 面团下剂,擀皮包馅成形,上笼蒸10分钟。
特点
隔皮见馅,白里透绿,口味咸香,清淡爽口。
葱花大肉饼(荣获“金鼎奖”)
制作技艺
- 500克面粉加碱水搅成面絮,再加水和成软面团揉匀,把剩下的面粉与菜籽油搅匀制成酥面。
- 面团搓成条、揪剂,再将剂子搓成条,上面抹一层油,叠起回饧。
- 大肉绞碎加花椒粉、精盐拌成肉馅。
- 压平面剂,擀成片取馅,放在面片一端摊平,葱花放在馅上,撒椒盐面少许,随即将馅包住,在另一端抹一层酥面,用右手拿起包馅的一端,边压边卷,再扭成螺旋形压成饼坯。
- 将饼坯入烤箱烤25分钟至两面金黄。
特点
色泽金黄,外皮酥脆,层多馅香。
大肉锅贴(荣获“金鼎奖”)
制作技艺
- 制馅:肉剁碎放盆里,加盐、酱油、甜面酱、姜米、香油,搅拌均匀,待调料浸入肉馅时倒进切好的韭菜,搅匀。
- 皮面:面粉2000克加水和好揉成面团,搓成条,揪20克重的面剂,擀成面皮,包入馅子,捏成蒸饺形(中间捏严,两头漏小口)。
- 烙制:
- 平底锅里擦一层油,有次序的摆好锅贴,锅放火上烧热后,顺锅周围浇半碗热水,盖上锅盖,烙2分钟后,再倒入少许热水,过两分钟,揭盖;
- 顺锅贴周围的空隙中,淋入少许油煎约2分钟后,用锅铲移动调换位置,调正火色,再烙约5分钟,翻过将底面朝上盛盘。
特点
面皮柔软,底皮酥脆,色黄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