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古代半刻钟等于多少分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古代半刻钟等于多少分钟

引用
1
来源
1.
https://zijian.www.zjwjpx.com/a/167508446074834.html

在古代,时间是如何被计量的?为什么古代的"半刻钟"会等于现在的15分钟?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中国古代的计时方法,从最直观的日出日落,到最精确的刻漏计时,再到最接近现代时钟的日晷,带您领略古人智慧的结晶。

古代半刻钟等于多少分钟

是7.5分钟的。古代半刻钟等于现在的15分钟,古代的一刻钟相当于现在的半小时。

古代的时辰可分为:一日有十二时辰,一时辰有四刻,一刻有三盏茶,一盏茶有两柱香,一柱香有五分,一分有六弹指,一弹指有十刹那,一刹那为一念。

古代计时方法

最直观的计时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在古代更多的人是贫困百姓,对于这些人而言,让他们去深究每时每刻是不现实的。

对这些贫困老百姓而言,他们最直观的计时方式便是太阳。天亮了,太阳升起来了就要开始一天的劳作,等到中午烈日当空,他们会简单的休息一下,然后又重新投入下午的劳作当中。当太阳下山之后,他们就回家休息、睡觉。这也是古代最直观、最廉价的计时器了,如果遇到阴雨天,那么晨曦的公鸡鸣叫也是古人重要的“计时器了。

最辛苦的计时方式——更夫打更

白天古人还可以通过太阳了解时间,到了晚上,对古人而言就没有了这个天然的计时器。出于对晚上时间的需求,便是产生了一个专门计时的职业——更夫。我们在看电视剧的时候,时常听到这么一句话“三更半夜,小心火烛。这句话表明了更夫的工作,除了给百姓们提醒时间之外,更重要的还是防范火灾的发生。但是更夫其实是一个很辛苦的职业,在别人睡觉的时候,他还得出来巡街、报时。

最精确的计时方式——刻漏计时

刻漏,是古代中国古代在计时器上的最精确的发明。“漏是指带孔的壶,“刻是指附有刻度的浮箭。据史料记载早在西周我国就发明了刻漏,只不过那时候大多是泄水型漏刻,水从漏壶孔流出,漏壶中的浮箭随水面下降,浮箭上的刻度指示时间。这种泄水型漏刻会因为水的水压而影响到漏水的速度,从而使得计时不准确。后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受水型漏刻便应运而生。受水型漏刻又称多级漏刻,所谓的多级漏刻是指使用多只漏壶,上下依次串联成为一组,每只漏壶都依次向其下一只漏壶中滴水。这样就避免了泄水型漏刻受到漏水速度的影响而产生的时间误差。可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刻漏已经成为了古人最精确的计时方式。

最接近时钟的计时方式——日晷

在古代要数最接近时钟的计时方式,那么日晷绝对是当之无愧。日晷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又称“日规。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通常由晷针和晷面组成。日晷的晷针有点像时钟上的分针、时针,而日晷的晷面则布满了时间的刻度。日晷的晷面上有着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时辰。此外日晷的发明时间也是极其悠久,早在6000多年前古巴比伦就开始使用了,中国也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就学会了使用日晷。到了1270年,在意大利、德国人们参考日晷发明了早期的机械钟,可以说日晷是现代的时钟、手表的鼻祖。

半刻钟等于多少分钟

古代半刻钟等于现在的15分钟,古代的一刻钟相当于现在的半小时。古代的时辰可分为:一日有十二时辰,一时辰有四刻,一刻有三盏茶,一盏茶有两柱香,一柱香有五分,一分有六弹指,一弹指有十刹那,一刹那为一念。

相关如下中国古典小说常有“午时三刻开斩的说法,如《西游记》第九回:“却说魏征丞相在府,夜观乾象,正萟宝香,只闻得九霄鹤唳,却是天差仙使,捧玉帝金旨一道,着他午时三刻,梦斩泾河老龙。

午时三刻,按照的计时方法,是差十五分钟到正午12点。按阴阳家说法,此时是阳气最盛,而现代天文学认为正午最盛,两者说法略有不同。午时三刻是古代重罪犯人行斩刑的时辰,此时开刀问斩,阳气最盛,人死后的阴气会立刻消散,罪大恶极的犯人,被斩后“连鬼都不得做,以示严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