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囊的解剖结构及受损表现
内囊的解剖结构及受损表现
内囊是大脑中一个重要的白质结构,位于尾状核、豆状核及丘脑之间。它由多条重要的神经纤维束组成,负责传递大脑皮质与躯体、感觉和视觉等区域之间的信号。内囊受损常出现“三偏综合症”,即病灶对侧出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本文将详细介绍内囊的解剖结构及其受损后的症状表现。
内囊的解剖及功能
内囊是宽厚的白质层,位于尾状核、豆状核及丘脑之间,其外侧为豆状核,内侧为丘脑,前内侧为尾状核。内囊由纵行的纤维束组成,向上放射状投射至皮质各部。
何为白质?白质的本质是神经细胞发出的轴突,轴突组成神经纤维束构成神经信号传导的通路。
更形象的比喻,内囊就像下图花束被捆扎的部分,上面散开的就是放射冠,花朵则为大脑皮质神经细胞。
在水平切面上,内囊形成尖端向内的钝角型,呈“>”和“<”形状。内囊分为前肢、膝部和后肢。
内囊前肢位于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包含(丘脑前辐射)和(额叶脑桥束)。后肢位于丘脑与豆状核之间,从前至后分别为(皮质脊髓束)、(丘脑中央辐射)、(听辐射)、(顶枕颞桥束)、(丘脑后辐射)和(视辐射)。内囊膝部位于前肢和后肢相连处,(皮质核束)在此通过。
1. 丘脑前辐射
是丘脑背内侧核至额叶皮质的纤维。
2. 额桥束
皮质脑桥束起始于大脑皮质,终于脑桥核。其中始于额叶皮质前额区的纤维,称为额桥束,止于同侧脑桥核的内侧群。
3. 皮质脊髓束
支配上肢者靠前,支配下肢者靠后。大脑中央前回运动神经元发出轴突组成皮质脊髓束,传递运动信号给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从而使肌肉产生随意运动。
4. 丘脑中央辐射
由背侧丘脑的腹后外侧核和腹后内侧核发出的纤维组成,经内囊后肢投射到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是躯体浅感觉、意识性本体感觉传至大脑皮质的通路。
5. 听辐射
内侧膝状体通过听辐射将听觉信息传递给大脑颞叶听觉中枢。
6. 顶枕颞桥束
皮质脑桥束中,始于顶叶、枕叶和颞叶皮质的纤维称为顶枕颞桥束。
7. 丘脑后辐射
丘脑至枕叶皮质的纤维。
8. 视辐射
外侧膝状体通过视辐射将视觉信息传递给大脑枕叶视觉中枢。
9. 皮质核束
大脑中央前回运动神经细胞发出的运动信号通过皮质核束传递给脑干运动神经核团,支配头面部肌肉的运动。
内囊受损的症状
由于内囊前肢、膝部、后肢的传导束不同,不同部位和程度的损害可出现偏瘫(皮质脊髓束受损)、偏身感觉障碍(丘脑中央辐射受损)、偏盲(视辐射受损)、偏身共济失调(皮质脑桥束受损)、一侧中枢性面舌瘫(皮质核束受损)或运动性失语中的1-2个或更多症状。
内囊大面积受损时,最常见的表现为:“三偏综合症”,即:病灶对侧出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同向性偏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