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人类对疼痛的感知,科学如何解释其机制?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人类对疼痛的感知,科学如何解释其机制?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40831305_120012598

疼痛是人体的一种重要保护机制,它能帮助我们及时发现身体的异常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那么,人类对疼痛的感知究竟是如何产生的?科学又是如何解释这一复杂的生理和心理过程的呢?本文将从疼痛感受器与传导通路、大脑对疼痛的处理和调节,以及心理和社会因素对疼痛感知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疼痛感受器与传导通路

人体皮肤、肌肉、关节和内脏等组织中分布着多种疼痛感受器,也称为伤害性感受器。这些感受器是游离的神经末梢,能对不同类型的有害刺激做出反应。例如,机械性伤害感受器可以感知强烈的压力、拉伸或扭曲等机械刺激;温度伤害感受器能够检测到过热或过冷的温度刺激;化学伤害感受器则对炎症介质、酸性物质等化学刺激敏感。

当这些感受器被激活后,会产生电信号,这些信号通过传入神经纤维向脊髓和大脑传递。在脊髓中,疼痛信号会经过初步的整合和调制。其中,A - δ 纤维传导速度较快,主要传递尖锐、定位明确的 “快痛” 信号,这种疼痛通常是在受伤瞬间就能感觉到的,比如被针扎时的疼痛。C 纤维传导速度较慢,它传递的是较为迟钝、定位模糊的 “慢痛” 信号,比如肌肉酸痛或内脏的慢性疼痛。

从脊髓开始,疼痛信号会沿着丘脑、脑干等神经中枢向上传导,最终到达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感觉处理的最高级中枢,它会对疼痛信号进行更复杂的分析和整合,包括疼痛的定位、强度、性质(如刺痛、钝痛、灼痛等)以及情感和认知方面的评估。

大脑对疼痛的处理和调节

在大脑中,多个区域参与疼痛的处理。躯体感觉皮层主要负责对疼痛的感觉辨别,确定疼痛的位置和强度等基本信息。岛叶皮层在整合感觉、情感和内省信息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它可以将疼痛的感觉与个体的情绪状态(如焦虑、恐惧等)相结合,从而产生对疼痛的主观感受。前扣带回皮层也参与疼痛的情感和认知方面的处理,特别是在对疼痛的预期和注意力分配上有重要作用。

大脑还具有疼痛调节机制。其中,内源性阿片系统是最重要的疼痛调节系统之一。它包括脑啡肽、内啡肽和强啡肽等神经递质,这些物质可以与大脑和脊髓中的阿片受体结合,抑制疼痛信号的传递。例如,当人们在运动时受伤,身体可能会自然释放内啡肽来减轻疼痛,让人产生一种 “跑步者高潮” 的愉悦感。此外,下行调制系统也是大脑调节疼痛的重要途径,它主要起源于脑干的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等区域,通过释放 5 - 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对脊髓中的疼痛信号传递进行抑制性调节。

心理和社会因素对疼痛感知的影响

心理因素在疼痛感知中起着重要作用。个体的情绪状态会影响疼痛的感受,例如,当一个人处于焦虑或抑郁状态时,往往会对疼痛更加敏感。注意力也会影响疼痛感知,当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疼痛部位时,会感觉疼痛更加强烈;而分散注意力(如看电影、听音乐等)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疼痛。

社会因素同样不可忽视。文化背景会影响人们对疼痛的表达和耐受程度。在一些文化中,人们可能更倾向于忍受疼痛,不轻易表达;而在另一些文化中,人们可能会更自由地表达疼痛。此外,社会支持也对疼痛感知有影响,当个体得到家人、朋友的关心和支持时,对疼痛的耐受能力可能会增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