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实力雄厚的综合性大学
长安大学:实力雄厚的综合性大学
长安大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高等学府,由教育部与交通运输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陕西省人民政府四部一省共建。学校现有6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其中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26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在82个本科专业中,有36个入选国家“双万计划”一流建设专业,17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
大学排名
年份 | 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 |
---|---|
2020 | 91 |
2021 | 88 |
2022 | 89 |
2023 | 88 |
2024 | 92 |
年份 | 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 |
---|---|
2020 | 801-900 |
2021 | 801-900 |
2022 | 601-700 |
2023 | 501-600 |
2024 | 701-800 |
优势学科
学科名称 | 排名层次 | 学科排名 |
---|---|---|
测绘科学与技术 | 前12% | 5 |
交通运输工程 | 前12% | 6 |
土木工程 | 前20% | 21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前30% | 12 |
水利工程 | 前30% | 17 |
机械工程 | 前30% | 51 |
城乡规划学 | 前40% | 27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前40% | 72 |
优势专业
专业名称 | 评级 | 专业排名 |
---|---|---|
地理空间信息工程 | A+ | 1 |
土地整治工程 | A+ | 2 |
交通运输 | A+ | 2 |
工程造价 | A+ | 2 |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 A+ | 2 |
汽车服务工程 | A+ | 3 |
遥感科学与技术 | A | 3 |
测绘工程 | A | 5 |
科研实力
学校构建“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四位一体科技创新体系,年度科研经费突破8.8亿元(不含社科),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超过100余项。年度授权专利1300余项。
师资力量
学校拥有院士4人,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的各类杰出人才逾百人。学校教授、副教授1300余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41人、硕士生导师813人。
校园环境
长安大学校园占地面积3348.22亩,环境优美,风景如画,学校办学条件优越,学习生活设施完备。此外,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建有创客空间和大学科技园;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形成“四节三进”品牌活动。
学生满意度
满意度前5项 | 满意及以上比例 | 全国高校排名区间 |
---|---|---|
学校的教学研究水平 | 40%-45% | 前50% |
学校的口碑和声誉 | 45%-50% | 前50% |
被这所学校录取很幸运 | 55%-60% | 前50% |
教师的专业知识渊博 | 45%-50% | 前50% |
教学内容包括最前沿的研究成果 | 50%-55% | 前50% |
住宿条件
- 四人间
- 六人间
- 独立书桌
- WiFi
- 空调
- 楼层集体卫浴
- 独立卫生间
- 楼内洗衣房
- 24H热水
- 24H自习室
- 网络
奖助政策
学校有完善的奖励资助体系,资助工作多次受到教育部的表彰,被评为全国资助工作优秀单位。学校奖学金覆盖超过53%的在校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覆盖率达100%。
人才培养特色
学校重视人才培养,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在培养模式上积极探索。例如实施大类招生,通识教育;为了保证学生选择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专业,放宽转专业政策;开设“工科试验班”、“国际工程班“。
国际交流合作
学校非常重视与国外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进行交流合作。目前与世界33个国家和地区的151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包括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联合培养项目、国家优本留学生项目和短期交流项目。
就业升学情况
近年来,学校毕业生规模一直保持在8000人以上,毕业生就业情况呈现出“四高”特点:就业率高;就业层次高;毕业生就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深造率逐年增高。
人才培育成果
学校育人成果丰硕,累计向海内外输送优秀毕业生近30万人,其中外国留学生7000余人。优秀校友遍及五湖四海,在各个领域都涌现出各类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