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种说明手法+3大说明顺序,让你的文章条理清晰!
9种说明手法+3大说明顺序,让你的文章条理清晰!
说明文是写作中常见的一种文体,通过各种说明手法和顺序,可以更清晰、准确地传达信息。本文将详细介绍9种说明手法和3大说明顺序,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技巧。
说明手法是什么?
说明手法主要有9种:
- 分类说明:将相似或相关的事物分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区分它们。
- 数字说明:通过引用数字和统计数据,以数据化的方式解释或说明一个概念或现象。
- 举例说明:通过举出一个或多個具体例子,来说明或解释一个概念或现象。
- 定义说明:通过给一个概念或词语进行清晰明确的定义,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词语的含义。
- 描述说明:通过详细地描述一个事物或现象的外观、特征、结构、功能等,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该事物或现象。
- 引用说明:通过引用权威人士的观点和研究成果,以增强自己的说明和解释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 比较说明:通过对两个或多個事物的差异和相似之处进行对比,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这些事物。
- 比喻说明:通过将一个抽象的概念或事物比喻成另一个具体的事物,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自己的说明和解释。
- 借事说理:通过讲述一个故事或事例,来说明和解释一个概念或现象,以更生动、有趣和易记忆的方式传达意思。
这些说明手法的目的大多都是提升文章的条理,以及使文章更客观介绍事物、解释事理及阐明概念。
分类说明
根据说明对象的性质及功能等分门别类并逐一说明,这个方法能使文章看起来更井然有序、有条理,不会杂乱无章。
例子:根据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可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此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同时也能显露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
好处:能把复杂的事物条理分明地说明清楚。
数字说明
用数据精确地说明对象就是数字说明。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例子: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好处:运用准确的数据,能准确和科学地显示事物的特点,增加可信性及说服力。
举例说明
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说明。
例子:夏天的水果种类很多,如荔枝、龙眼、西瓜、芒果等。
好处:
- 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读者更明白。
- 通过具体事例来说明事物的特点,把抽象、复杂的事物或事理说得具体。
- 可使抽象的概念原理具体化、形象化,令人容易理解接受。
定义说明
通过列出一个事件或者一个物件的基本属性来描述或规范一个词或一个概念的意义。
例子:铅笔即是以木制成,中间包着炭芯,削尖使用的书写工具。
好处:使所表达的事理和概念更简洁清楚,条理分明。
描述说明
通过列出一个事件或者一个物件的基本属性来描述或规范一个词或一个概念的意义。
例子:异国短毛猫脸蛋浑圆,扁平的鼻子镶在浑圆明亮的双眼前,呈现甜美的表情。
好处:
- 这方法能增强吸引力,使事物呈现在读者眼前。
- 使读者在阅读时对抽象的字词能够更加明白,更加理解。
引用说明
引用典籍、谚语或重要人物的话来说明事物,具有权威性,增加文章的说服力,使内容简洁易明,又或增添趣味。
例子:努力是很重要的,孔子曾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好处:
- 这方法能让读者更相信作者。
- 作为说明的依据,既有助于充实所要说明的内容,更可使文章文采斐然,格外简洁。
比较说明
通过比较两个事物间的异同,来达到说明的目的。通常用熟悉的具體的事物,与陌生的抽象的事物比较,事物的特征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从而把陌生的事物介绍清楚。
例子:澳门是弹丸之地,面积比香港小三十多倍,比邻近的珠海小五十多倍。
好处:突出事物的特质。用熟悉的具體的事物,与陌生的抽象的事物比较,事物的特征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从而把陌生的事物介绍清楚。
比喻说明
以人们熟悉的事物或事理做比喻,可把抽象的事物或事理说得具体易明。说明文中运用比喻说明,与修辞格中的比喻有所不同,比喻修辞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说明时则多用明喻和暗喻。
例子:太阳为太阳系的中心, 发出巨大的热力有如千万个火盘同时燃烧。
好处:以人们熟悉的事物或事理做比喻,可把抽象的事物或事理说得具体易明。
借事说理
通过叙述事情来说明道理。
例子:以《塞翁失马》故事,来说明“虽然一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的道理。
好处:能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更明白和具体,增加说服力。
说明顺序
说明顺序指的是在进行说明时,表达和传达意思所使用的组织和安排方式。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说明顺序:
- 按时间顺序: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组织和安排说明的内容,例如描述一个历史事件或一个人物的生平经历。
- 按空间顺序:按照空间的先后顺序来组织和安排说明的内容,例如描述一个地方的景色或建筑物的结构。
- 按逻辑顺序:按照重要性或优先顺序来组织和安排说明的内容,例如先讲述一个概念的重要性和意义,再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说明。
时间顺序
按事物发展的先后次序安排说明顺序,多用于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
例子:由早到晚、由春到冬、由古到今。
逻辑顺序
按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或事理内部的联系安排说明顺序,多用于说明事理。
例子:由主到次、由一般到个别、由简单到复杂。
说明结构
常见的说明结构,有“总分总”、“总分”以及“分总”三种。
- 总:所谓“总”就是文章的总起或总结,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在一開始就将文章要点交代清楚,使读者能在最短时间內了解文章最重要的信息。
- 分:“分”指的是分别叙述,逐层深入,最后在结尾处再对文章整体内容作以收尾、总结,与首段的主旨遙相呼应,使文章脉络互相贯通。
总分总
- 先总写:概括地介绍将要说明的要点,让读者对所要说明的事物或事理有初步的印象。
- 后分写:把要说明的事物分项说明。
- 再总写:扼要地归纳上文,或作总结。
其他结构部分都是大同小异。